备忘录

bèi wàng lù [ bei wang lu]
繁体 備忘錄
注音 ㄅㄟˋ ㄨㄤˋ ㄌ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备忘录 bèi wàng lù

1.  非正式的外交信件;特指政府部门或外交部致大使馆或公使馆的书面声明,尤其用于例行传达或询问,无需签署。

aide-memoire; memo; memoire; memorandum;

2.  备忘或保留准备将来用的非正式的记事录;帮助或唤起记忆的记录;日记本里的记事录。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aide-memoire;memo;memoire;memorandum] 非正式的外交信件;特指政府部门或外交部致大使馆或公使馆的书面声明,尤其用于例行传达或询问,无需签署 备忘或保留准备将来用的非正式的记事录;帮助或唤起记忆的记录;日记本里的记事录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它源自于拉丁语:memorandum est,由动词 memoro (原义是“提及、回忆、相关的”),所形成的动名词,意为:“这是应该被记住的”。

备忘录的国语词典

记载各种事项,来帮助记忆的本子,称为「备忘录」。

备忘录的网络释义

备忘录 (名词解释)

  •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它源自于拉丁语:memorandum est,由动词 memoro (原义是“提及、回忆、相关的”),所形成的动名词,意为:“这是应该被记住的”。
  • 备忘录造句

    也是在贝格尔号上,他说,他学会了他所认为的节约时间的黄金法则,也就是利用好备忘录。
    当时,他给急救室的主治医师写了四页纸的备忘录,在送我去医院前也和急救室的主治医师进行了交谈。
    闹钟,关机闹钟,日历,计算器,日程表,记事本,备忘录,语音备忘录,世界时钟,货币换算,单位换算,定时器,秒表。
    梅森先生在备忘录中为公司严辞辩解,声称团购网经营状况胜过它的竞争对手们,而且“发展之快前所未有”。
    有杂志,笔座,日记本,杂志架,盒,文件夹,旅客书,信签和信封,感谢卡,礼物袋和日备忘录。
    像斯劳爱特一样,帕特森依靠他的备忘录,每天他的手下替他摘选报纸的重要新闻,并通过语音邮件读给他听。
    珍妮的导师李基在一项备忘录中赞扬了珍妮的一项发现,因为它帮助重新定义了什么事人类:大猩猩能制造工具。
    布朗则坐在电脑前面劈哩啪啦亲自打备忘录。
    在这份备忘录中,特工豪特尔称,“新墨西哥州发现了三架所谓的飞碟。”。
    他向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备忘录。
    下述文字摘自在钢城建造和出售住房的某公司总裁的备忘录。
    梅蒂,立一个新的卷宗标上“战时想法”,把这打在备忘录上,先撂在一边。
    闹钟,世界时钟,日历,计算器,备忘录,电子邮件,电脑同步,相册,相片编辑器,墙纸和游戏。
    虽然有一些共享软件产品需要注册才能使用,但几乎所有基于备忘录物件的电子书和文件材料都是免费的。
    协议未尽事项、由甲乙双方协商后,可签订补充协议或备忘录,并共同执行。
    而现在,要他批阅备忘录都很困难。
    有关适航性的警告性备忘录。
    路透获得的这份备忘录由道琼首席执行官签发备忘录称,为期一年的不调薪计划只是节流举措之一。
    谢琴表示,俄罗斯正在起草一份关于深化同欧佩克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例如这次备忘录的签署,他就说“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在座的无不颔首称赞。

    汉字详情

    bèi [bei]
    部首: 343
    笔画: 8
    五笔: T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EW
    四角: 27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備( 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动词

    (1) 准备;预备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名词

    (1) 设备;设施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副词

    全部;完全;尽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prepare, ready,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wàng [wang]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YNNU
    五行:
    仓颉: YVP
    四角: 00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 同本义

    忘,不识也。——《说文》

    德音不忘。——《诗·郑风·有女同车》

    中年病忘。——《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

    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忘身于外。——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忘魂(忘怀);忘昏(忘怀);忘反(流连忘归);忘年(忘记年岁);忘味(忘记美食的滋味);忘食(忘了吃饭);忘却(不记得);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忘先(忘记祖先)

    (4) 玩忽,怠忽

    夙夜不敢忘怠。——唐· 韩愈《潮州祭神文》

    (5) 通“亡”。逃亡;遗失;灭亡

    乐隤心其如忘。——《文选·陆机·叹逝赋》

    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书·大诰》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秦风·终南》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今日不为,明日忘贷。——《管子·乘马》

    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汉书·武五子传》

    (6) 舍弃 。如:忘私(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忘身(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忘命(不怕死;竭尽全力);忘倦(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忘劳(不感觉劳累;不知疲倦);忘想(不关心,不去想)

    (7) 无,没有 。如:忘翼(谓不飞去);忘机瓮(比喻没有机心)

    英文翻译

    forget; neglect; miss, 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ong2 [沙头角腔] mong5 [梅县腔] wong5 [海陆丰腔] mong2 mong6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mong4 [陆丰腔] mong3 [东莞腔] mong3 [台湾四县腔] mong2 mong5 [宝安腔] m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巫放陽合去聲合口三等myangh/mvanqmĭwaŋ
    [lu]
    部首: 316
    笔画: 8
    五笔: V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MME
    四角: 179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2) 同本义

    録,金色也。——《说文》

    (3)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

    录,记之具也。——《广雅·释诂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周礼·职币》

    (4) 又如:言行录;名人录

    (5) 次第,次序

    今大国越录。——《国语·吴语》

    动词

    (1) 总领

    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

    (2) 又如:录公(对总领台阁尚书事者的敬称)

    (3) 抄写(含有有选择地照样誊写的意味)

    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

    余之手录。

    (5) 又如:抄录(抄写);录黄(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承旨抄录颁送门下省的文件)

    (6) 记载

    《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

    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 又如:采录(采集并记录);笔录(用笔记录);录囚(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8) 采取

    君既若见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录用(录取任用);录遗(选录遗才)

    (10) 记;惦记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逮捕

    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

    (12) 收集;收藏

    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

    英文翻译

    copy, write down, re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