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里乾坤

hú lǐ qián kūn [ hu li qian kun]
繁体 壺裏乾坤
注音 ㄏㄨˊ ㄌ一ˇ ㄑ一ㄢˊ ㄎㄨㄣ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同“壶中天地 ”。指仙境或仙境般的环境。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 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成语用法

壶里乾坤作主语、宾语;指道家的神仙生活。

壶里乾坤的国语词典

比喻仙境或胜境。参见「壶中天地」条。

壶里乾坤的网络释义

壶里乾坤

  • 壶里乾坤,读音hú lǐ qián kū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道家的神仙生活。
  • 汉字详情

    [hu]
    部首: 329
    笔画: 10
    五笔: FPO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BTC
    四角: 4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2)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壶,昆吾圆器也。——《说文》

    国子执壶浆。——《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

    八壶设于西序。——《仪礼·聘礼》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炉上有壶。——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壶瓶(盛酒器);壶滥(又名壶鉴。器皿的名称);壶尊(古代盛酒器);壶芦(指茶壶或酒壶)

    (4) 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狄人出壶。——《礼记·丧大记》。注:“漏水之器也。

    (5) 又如:壶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壶郎(掌管刻漏计时的官员);壶人(管理刻漏掌报时的人)

    (6) 古代宴饮时投壶的用具

    投壶。壶脰脩七寸,口径二寸半,壶高尺二寸,受豆斗五升,壶腹脩五寸。——《大戴礼记》

    (7) 又如:壶矢(壶与矢为投壶用具,因以称投壶);壶飧(用壶盛水泡饭)

    (8) 通“瓠”。瓠瓜,也叫葫芦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豳风·七月》

    尝抱壶而度水者,抱而蒙火。——《淮南子·说林》

    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鹖冠子·学问》

    (9) 又如:壶庐(瓠、匏、蒲芦等瓜类的总称)

    英文翻译

    jar, pot, jug, vas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宋本广韵

    [li]
    部首: 708
    笔画: 7
    五笔: J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词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容词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词

    同“哩”

    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陆丰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i3 [宝安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li3 [梅县腔]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
    qián,gān [qian,gan]
    部首: 106
    笔画: 11
    五笔: FJT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JON
    四角: 48417

    详细解释

    动词

    (俗作乹。形声。从乙,倝声( gàn)。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本义:上出) 同本义

    乾,上出也。——《说文》。段注:此乾字之本义也。自有文字以后,乃用为卦名,而 孔子释之曰健也。健之义生于上出,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俗别其音,古无是也。”

    名词

    (1) 八卦的首卦;天

    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天也。——《易·说卦传》

    乾,阳物也。——《易·系辞传》

    乾刚坤柔。——《易·杂卦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易·说卦》

    (2) 又如:乾方(天方);乾元(天);乾施(上天的施予);乾首(天的高处);乾刚(天道刚健);乾象(天象);乾启(上天的启示);乾钧(天钧,北极之地,泛指北方);乾道(天道)

    (3) 指君主 。如:乾化(帝王的教化);乾心(帝心);乾居(帝王);乾符(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

    (4) 太阳 。如:乾晖(阳光);乾曜(太阳)

    (5) 代表西北方 。如:乾冈(西北方位的山冈);乾风(西北风);乾雷(西北方的响雷)

    (6) 代表男性 。如:旧时婚姻中称男方为“乾造”,男家为“乾宅”

    (7) 姓

    (8) 另见 gān

    英文翻译

    dry; first hexagram; warming principle of the sun, penetrating and fertilizing, heavenly generative principle (male)

    方言集汇

    ◎ 粤语:gon1 ki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n2 gon1 [梅县腔] kian2 gon1 [宝安腔] gon1 | ken2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kian2 [客英字典] ken2 gon1 kien2 [陆丰腔] gon1 kian3 [沙头角腔] gon1 kien2 [东莞腔] ken2 [海陆丰腔] kien2 gon1 [梅县腔] ki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寒平聲開口一等kankɑn
    kūn [kun]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J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GLWL
    四角: 451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申声。本义:八卦之一,象征地)

    (2) 地,大地

    坤,地也,易之卦也。——《说文》

    坤,土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坤也者,地也。——《易·说卦》

    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宋书·乐志》

    (3) 又如:坤元(坤的元始之德,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坤母(地;火);坤后(地);坤珍(象征大地的符瑞);坤轴(想像中的地轴);坤维(地维。指大地的四方);坤仪(大地。同坤舆)

    (4) 《易》卦名

    (5) 八卦之一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易·说卦》

    (6) 又如:坤卦(八卦之一,代表地);坤乾(古书名。阴阳之书)

    (7) 六十四卦之一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象》

    形容词

    (1) 后用为女性或女方的代称 。如:坤表(女表);坤鞋(女鞋);坤旦(评剧中女伶串演旦角,叫坤旦;男子串演旦角,叫乾旦);坤宅(旧时联姻,称女家为坤宅,男家为乾宅)

    (2) 古以八卦定方位,西南方为坤 。如:坤垠(西南边陲);坤隅(西南方);坤维(指西南方)

    英文翻译

    earth; feminine, femal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n1 [梅县腔] kun1 [陆丰腔]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宝安腔] kun1 [客语拼音字汇] kun1 [东莞腔] kun1 [沙头角腔] kun1 [海陆丰腔] k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昆平聲合口一等khuon/quonkʰu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