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墓

xū mù [ xu mu]
注音 ㄒㄨ ㄇㄨˋ

词语释义

丘墓;墓地。

词语解释

  1. 丘墓;墓地。

    《礼记·檀弓下》:“墟墓之间,未施哀於民而民哀。”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三:“徘徊墟墓间,欲去復不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此人神魂已游墟墓,不可更留供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一老翁坐墟墓间,旁有狐十餘,各捧书蹲坐。”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其流风至 汉 不絶,今在墟墓间犹见有石刻神祇怪物圣哲士女之图。”

引证解释

⒈ 丘墓;墓地。

《礼记·檀弓下》:“墟墓之间,未施哀於民而民哀。”
晋潘岳《悼亡诗》之三:“徘徊墟墓间,欲去復不忍。”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此人神魂已游墟墓,不可更留供奉。”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一老翁坐墟墓间,旁有狐十餘,各捧书蹲坐。”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其流风至汉不絶,今在墟墓间犹见有石刻神祇怪物圣哲士女之图。”

墟墓的国语词典

丛聚而无人祭扫的坟墓。

墟墓的网络释义

墟墓

  • 词语出处
  • 《礼记·檀弓下》:“墟墓之间,未施哀於民而民哀。”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三:“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此人神魂已游墟墓,不可更留供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一老翁坐墟墓间,旁有狐十馀,各捧书蹲坐。”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其流风至 汉 不绝,今在墟墓间犹见有石刻神祇怪物圣哲士女之图。”
  • 汉字详情

    [xu]
    部首: 334
    笔画: 14
    五笔: FHAG
    五行:
    仓颉: GYPC
    四角: 41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虚”。形声。从土,虚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孔子家语》

    (3) 又如:墟土(丘陵之地);墟垒(犹堡垒)

    (4) 废址,故城

    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吕氏春秋·贵直》

    (5) 又如:殷墟;墟棘,墟榛,墟莽(废墟榛莽;荒野)

    (6) 坟墓

    墟,墟墓。——《字汇》

    (7) 又如:墟墓(墟坟,丘墓,墓地)

    (8) 乡村集市

    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童区寄传》

    (9) 又如:墟市;墟集(乡村市集);墟期,墟日(市集日)

    (10) 场所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诧宿于义,以游逍遥之墟。——《庄子》

    (11) 村落 。如:墟落(墟里;村墟,都指村落);墟井;墟曲,墟聚,墟墅(乡间房舍)

    动词

    (1) 毁为废墟

    今万乘之国,墟数于千,不胜而入。——《墨子》

    (2) 奴役

    通商而墟五印矣。——康有为《强学会序》

    英文翻译

    high mound; hilly countryside; waste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1 [宝安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东莞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海陆丰腔] hi1 [陆丰腔] 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魚平聲開口三等kʰĭokhio/qiv
    [mu]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AJ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AKG
    四角: 44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2)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

    墓,丘也。——《说文》

    墓,冢也。——《广雅》

    墓,土也。——《论衡·讥日》

    冢茔之地。——《周礼·墓大夫》注

    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墓庐(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墓堂(坟墓前的祭堂);墓庭(坟墓周围的庭院)

    (4) 墓地 。如:墓厉(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墓工(旧指以看风水择墓地为职业的人);墓邻(相邻墓地的墓主);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5) 墓志 。如:墓石(墓志;墓碑);墓文(墓志);墓铭(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墓刻(指墓碑上的刻文)

    (6) 宏伟的陵墓 。如:烈士墓;墓阙(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

    动词

    (1) 葬

    因以宜阳郭为墓。——《战国策·秦策》。注:“葬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墓穴(埋棺材的坑穴);墓俑(殉葬用的偶像)

    英文翻译

    grave, tomb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5 [梅县腔] mu5 [东莞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台湾四县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宝安腔] mu5 [沙头角腔] mu5 [陆丰腔] mu6
    ◎ 潮州话:m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故去聲開口一等mumoh/m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