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场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集镇;市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从田中西北行一里餘,抵北山下,稍西復北,一里,逾其坳,有墟场,为 马站 街房。” 清 赵翼 《土歌》:“春三二月墟场好,蛮女红妆趁墟嬲。” 孙超群 《配合主力反“围剿”》:“一条冷清清的山沟变得比墟场还要热闹。”
引证解释
⒈ 集镇;市集。
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从田中西北行一里餘,抵北山下,稍西復北,一里,逾其坳,有墟场,为马站街房。”
清赵翼《土歌》:“春三二月墟场好,蛮女红妆趁墟嬲。”
孙超群《配合主力反“围剿”》:“一条冷清清的山沟变得比墟场还要热闹。”
墟场的网络释义
墟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虚”。形声。从土,虚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孔子家语》
(3) 又如:墟土(丘陵之地);墟垒(犹堡垒)
(4) 废址,故城
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吕氏春秋·贵直》
(5) 又如:殷墟;墟棘,墟榛,墟莽(废墟榛莽;荒野)
(6) 坟墓
墟,墟墓。——《字汇》
(7) 又如:墟墓(墟坟,丘墓,墓地)
(8) 乡村集市
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童区寄传》
(9) 又如:墟市;墟集(乡村市集);墟期,墟日(市集日)
(10) 场所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诧宿于义,以游逍遥之墟。——《庄子》
(11) 村落 。如:墟落(墟里;村墟,都指村落);墟井;墟曲,墟聚,墟墅(乡间房舍)
动词
(1) 毁为废墟
今万乘之国,墟数于千,不胜而入。——《墨子》
(2) 奴役
通商而墟五印矣。——康有为《强学会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1 [宝安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东莞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海陆丰腔] hi1 [陆丰腔] h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虚 | 去魚 | 溪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kʰĭo | khio/qiv |
详细解释
cháng
名词
(1) (形声。从土昜声。本义:平坦的空地)
(2) 祭坛旁的平地
牺牲壇场。——《汉书·郊祀志》。注:“平地为场。”
灵场之威。——《法言·问明》。注:“鬼神之壇也。”
(3) 谷场,场子
一曰治谷田也。——《说文》
季秋除圃中为之。——《周礼·场人》注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
九月筑场圃。——《诗·豳风·七月》
(4) 又
十月涤场。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打场(在场上脱粒);禾场;摊场;晒场
(6) 〈方〉∶中国农村按一定日子(如逢五、逢十)举行的市集 。如:圩场;场期(集市的日期)
(7) 菜圃 。如:场人(周礼官名。主管场圃的事务);场师(管理农场园圃的人)
(8) 道路
除城场外,去池百步,墙垣树木小大俱坏伐。——《墨子》
量词
(1) 用于事情经过的次数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高适《邯郸少年行》
(2) 又如:一场硬仗;闹了一场;场子(次数)
(3) 另见
chǎng
名词
(1) (形声。从土,昜(
)声。本义:场所)(2) 场所。众人聚集进行某桩事情的地方或事情发生的地方
闲习军事,数践战场。——《后汉书·郑太传》
(3) 又如:广场;考场;会场;机场
(4) 舞台 。如:上场;下场;粉墨登场;场记;出场
(5) 演出 。如:日场;夜场;早场;过场;专场;包场
(6) 物质存在形式的一种 ,场中存在已知的效应(如引力、磁力或电力),并且在每一点上具有确定的值。如:电磁场
(7) 一块饲养家畜或其他动物的土地 。如:鸡场,鸭场
(8) 联赛中计算各队比赛情况的统计单位 。如:落后三场
(9) 一幕中不改变地点或时间延续性的一段戏 。如:第一幕第二场
量词
(1) 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如:一场精采的演出;一场球赛
(2)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