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

mù bēi [ mu bei]
注音 ㄇㄨˋ ㄅㄟ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墓碑 mùbēi

(1) 平放在坟墓上的碑文石;坟墓的台石

tombstone;ledger

(2) 树于坟墓之上或附近的石碑,其上刻有死者姓名和纪念死者的碑文

gravestone

词语解释

  1. 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石碑。

    《礼记·檀弓下》有“公室视丰碑”之语。 秦 以前碑为木制, 汉 以后改用石制,碑上多刻文字,以垂久远。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先王薨於二十五年,吾昆弟在,而墓碑不刻,无文。”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沧溟见梦》:“ 施愚山 在 济南 时,为 沧溟先生 作墓碑文,且为立后奉祀。”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房玄龄名字》:“ 欧阳公 《集古録》中,有 玄龄 墓碑。”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五:“我们把他埋葬在 桂林 城外的 冷水亭 ,是我替他写的墓碑。”

引证解释

⒈ 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石碑。 《礼记·檀弓下》有“公室视丰碑”之语。 秦以前碑为木制, 汉以后改用石制,碑上多刻文字,以垂久远。

唐韩愈《曹成王碑》:“先王薨於二十五年,吾昆弟在,而墓碑不刻,无文。”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沧溟见梦》:“施愚山在济南时,为沧溟先生作墓碑文,且为立后奉祀。”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房玄龄名字》:“欧阳公《集古録》中,有玄龄墓碑。”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五:“我们把他埋葬在桂林城外的冷水亭,是我替他写的墓碑。”

墓碑的国语词典

墓前的石碑。上面刻有文字以识别或表彰死者。

墓碑的网络释义

墓碑 (基本含义)

  • 人类对死者埋葬处所做的一种纪念性的载体,一般以石质材料制成,也有使用木材、金属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
  • 中国古代“墓而不坟”,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树标志。后来逐渐有了地面堆土的坟,又有了墓碑。
  • 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袁可立墓碑》:"袁尚书可立墓碑,在(睢州)城南四里许,刘店村东里许。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赑屃,高约丈余,尚称体制。"
  • 墓碑 (词语概念)

  • 墓碑,指平放在坟墓上的碑文石;坟墓的台石。《礼记·檀弓下》有“公室视丰碑”之语。
  • 墓碑的翻译

    英语: gravestone, tombstone
    德语: Grabstein (S)​
    法语: stèle funéraire

    墓碑造句

    他在父亲坟前立了一座墓碑。
    很久很久以后,当再次有人踏过她的墓碑,或许也会开始凝望。
    白发送黑发人,老夫妇站在儿子的墓碑前,黯然销魂。
    远处的高楼大厦,仿佛一个个矗立着的墓碑。
    越方对墓地进行了水泥硬化,竖起中越文的石制墓碑和纪念碑主碑,主碑上写着“中越友谊万古常青”等字样。
    肖邦最后的遗愿是将银杯中祖国波兰的泥土撒在他的墓碑上。
    她的目光盯在了那墓碑上。
    当看到墓碑的时候,你将会明白的我意思。
    这就像是走过战场上留下的座座墓碑。
    我走过一排一排地墓碑,最后终于走到了我的亲人们安息的地方。
    据报道,过渡委员会打算将卡扎非埋葬在一个不知名的地点,以免其墓碑成为这位已故领导人支持者们的圣地。
    他还要去我们在南卡罗来那的家里看看,我们还一起去瞻仰了我父亲的墓碑。
    墓地在山坡上,毫无生气的位于一家化工厂下面,杂草丛生,满是断裂的墓碑。
    天空细雨蒙蒙,仿佛为惨烈牺牲的烈士们在哭泣,我轻轻抚摸九烈士的墓碑,心情沉重无比,天堂没有战争,九烈士可以安息!——清水亭学校。
    不过有些人说,格瑞特和邦尼之间友谊使执法者让歹徒逃走并把另一个人的尸体放在这座著名的墓碑下面。
    天微微有些黑了,淅沥沥的雨水还在下着,四周零零星星的墓碑此刻在这阴暗的衬托下显得有些阴森恐怖,秋风吹过,更是有着一种透骨的寒意。
    墓碑上的字迹已变得漫灭不清,也许只有他知道那刻的究竟是什么,是什么人的名字。
    他要求这个石匠给他做一块墓碑。
    上了车,我还依然望着后面,望着那孤单的墓碑,明年的这时,我再来看望您,我的祖先,到了家,我还是非常的伤感,老是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刚刚的场景,随着阿婆喊了开饭,我的眼泪也总算擦干了。
    爱情若被束缚,世人的旅程即刻中止。爱情若葬入坟墓,旅人就是倒在坟上的墓碑。就像船的特点是被驾驭着航行,爱情不允许被幽禁,只允许被推向前。爱情纽带的力量,足以粉碎一切羁绊。

    汉字详情

    [mu]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AJ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AKG
    四角: 44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2)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

    墓,丘也。——《说文》

    墓,冢也。——《广雅》

    墓,土也。——《论衡·讥日》

    冢茔之地。——《周礼·墓大夫》注

    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墓庐(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墓堂(坟墓前的祭堂);墓庭(坟墓周围的庭院)

    (4) 墓地 。如:墓厉(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墓工(旧指以看风水择墓地为职业的人);墓邻(相邻墓地的墓主);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5) 墓志 。如:墓石(墓志;墓碑);墓文(墓志);墓铭(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墓刻(指墓碑上的刻文)

    (6) 宏伟的陵墓 。如:烈士墓;墓阙(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

    动词

    (1) 葬

    因以宜阳郭为墓。——《战国策·秦策》。注:“葬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墓穴(埋棺材的坑穴);墓俑(殉葬用的偶像)

    英文翻译

    grave, tomb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5 [梅县腔] mu5 [东莞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台湾四县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宝安腔] mu5 [沙头角腔] mu5 [陆丰腔] mu6
    ◎ 潮州话:m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故去聲開口一等mumoh/muh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RTF

    墓碑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