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圹

mù kuàng [ mu kuang]
繁体 墓壙
注音 ㄇㄨˋ ㄎㄨㄤˋ

词语释义

墓穴。

词语解释

  1. 墓穴。

    许地山 《女国士》:“你今晚得同我到田里开个墓圹去。”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例如 汉昭帝 死时,修建墓圹,大司农 田延年 雇佣民间牛车三万辆运沙土,每辆雇价一千钱。” 许杰 《邻居》五:“四周是漆黑如墨,空气寂静得如同墓圹。”

引证解释

⒈ 墓穴。

许地山《女国士》:“你今晚得同我到田里开个墓圹去。”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例如汉昭帝死时,修建墓圹,大司农田延年雇佣民间牛车三万辆运沙土,每辆雇价一千钱。”
许杰《邻居》五:“四周是漆黑如墨,空气寂静得如同墓圹。”

墓圹的网络释义

墓圹

  • 墓圹,拼音是mù ku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墓穴。
  • 汉字详情

    [mu]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AJ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AKG
    四角: 44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2)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

    墓,丘也。——《说文》

    墓,冢也。——《广雅》

    墓,土也。——《论衡·讥日》

    冢茔之地。——《周礼·墓大夫》注

    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墓庐(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墓堂(坟墓前的祭堂);墓庭(坟墓周围的庭院)

    (4) 墓地 。如:墓厉(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墓工(旧指以看风水择墓地为职业的人);墓邻(相邻墓地的墓主);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5) 墓志 。如:墓石(墓志;墓碑);墓文(墓志);墓铭(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墓刻(指墓碑上的刻文)

    (6) 宏伟的陵墓 。如:烈士墓;墓阙(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

    动词

    (1) 葬

    因以宜阳郭为墓。——《战国策·秦策》。注:“葬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墓穴(埋棺材的坑穴);墓俑(殉葬用的偶像)

    英文翻译

    grave, tomb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5 [梅县腔] mu5 [东莞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台湾四县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宝安腔] mu5 [沙头角腔] mu5 [陆丰腔] mu6
    ◎ 潮州话:m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故去聲開口一等mumoh/muh
    kuàng [kuang]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YT
    五行:
    仓颉: GI
    四角: 4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广声。本义:墓穴)

    (2) 同本义

    圹,堑穴也。——《说文》

    入圹。——《周礼·方相氏》。注:“穿地中也。”

    望其圹皋如也。——《荀子·大略》。注:“丘垅。”

    若从柩,及圹,皆执绋。——《礼记·夏官·方相氏》

    (3) 又如:圹穴(墓穴);圹兆(墓穴的范围)

    (4) 原野

    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

    以处圹埌之野。——《庄子·应帝王》。崔注:“犹旷荡也。”

    (5) 又如:圹野(原野);圹埌(原野空旷的样子)

    动词

    通“旷”。荒废

    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夫是之谓五无圹。——《荀子·议兵》

    五世圹僚,自我节候。——《汉书·韦玄成传》

    不失天时,毋圹地利。——《管子·七法》

    英文翻译

    tomb, grave: prairie; open wilder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kwong3

    宋本广韵

    墓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