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阏

tián è [ tian e]
繁体 填閼
注音 ㄊ一ㄢˊ ㄜˋ

词语释义

亦作“填淤”。

词语解释

  1. 亦作“ 填淤 ”。淤泥。亦指沉积;淤塞。

    《史记·河渠书》:“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餘顷,收皆亩一鐘。”《汉书·沟洫志》:“如使不及今冬成,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 唐 杜甫 《溪涨》诗:“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宋 司马光 《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 六塔渠 广四十餘步……自 河 徙以来,填閼成高陆。” 清 刘大櫆 《通江府通判许君传》:“ 松江 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填淤”。淤泥。亦指沉积;淤塞。

《史记·河渠书》:“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餘顷,收皆亩一鐘。”
《汉书·沟洫志》:“如使不及今冬成,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
唐杜甫《溪涨》诗:“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宋司马光《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六塔渠广四十餘步……自河徙以来,填閼成高陆。”
清刘大櫆《通江府通判许君传》:“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填阏的网络释义

填阏

  • 填阏,汉语拼音tián è ㄊㄧㄢˊ ㄜˋ,亦作“ 填淤 ”。 淤泥。亦指沉积;淤塞。
  • 汉字详情

    tián [tian]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FFHW
    五行:
    仓颉: GJBC
    四角: 441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真声。本义:充塞)

    (2) 同本义

    填,塞也。——《说文》

    填坑满谷。——《史记·司马相如传》

    填如也。——《荀子·大略》

    宾客亦填门。——《汉书·郑当时传》

    负草填之。——《资治通鉴》

    门人弟子填其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填塞门户。——《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填馅(填空;代替);填引(加引);填坑满谷(塞满坑谷);填街(充塞街道);填咽(充满空间);填盈(充满);填宫(古代犯官家属没入宫廷);填门(填户。形容登门人多);填噎(堵塞,拥挤)

    (4) 填写,写入 。

    (5) 如:填纳税表;填报(填写上报);填造(填写编制);填红(旧时官员用红笔填写年月日);填具(填写具呈);填画(填写描画)

    (6) 补充 。

    (7) 如:填替(补充代替);填纳(补缴)

    (8) 涂饰,涂抹 。

    (9) 如:填金;填白(在瓷器的深色图案中填月白色瓷);填漆

    (10) 通“颠”。跌落 。

    (11) 如:填笮(颠仆困顿);填死(送死);填仆(倾跌仆倒)

    副词

    (1) 白白 。

    (2) 如:填限(白白作出牺牲);填送(把财物白白送人);填嗓(把财物白白送人);填还(白送;填补)

    英文翻译

    fill in, fill up; make good

    方言集汇

    ◎ 粤语:ti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ien2 [梅县腔] tien2 [宝安腔] ten2 [客语拼音字汇] tian2 [东莞腔] t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年先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nden
    è,yān [e,yan]
    部首: 321
    笔画: 11
    五笔: UYW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SYSY
    四角: 37233

    详细解释

    è

    动词

    (1) 阻塞

    阏,遮拥也。从门,於声。——《说文》

    (2) 又如:阏塞(壅塞,阻塞);阏往(阻止放逸的意念和行为);阏绝(阻断,杜绝);阏积(阻滞积聚)

    (3) 遏止;抑制

    民气郁阏而滞著。——《吕氏春秋·古乐》

    (4) 又如:阏制(遏制);阏密(禁绝);阏抑(抑制)

    名词

    (1) 门扇;闸板

    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汉书·召信臣传》

    (2) 另见 yān

    yān

    (2) 另见 è

    英文翻译

    block, obstruct, stop up

    方言集汇

    ◎ 粤语:aat1 aat3 ji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