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雉

dǔ zhì [ du zhi]

词语释义

指墙垣的长度和高度。

词语解释

  1. 指墙垣的长度和高度。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是以 周公 辩贵贱上下之典式,宫室居处,则有堵雉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引证解释

指墙垣的长度和高度。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是以周公辩贵贱上下之典式,宫室居处,则有堵雉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汉字详情

[du]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FT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JKA
四角: 44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者声。本义:墙壁)

(2) 同本义

堵,垣也。五版为一堵。——《说文》

环堵之室。——《淮南子·原道》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3) 又如:堵墙(墙垣,土墙。用来比喻密集的人群);堵垣(墙)

(4) 古代墙壁的面积单位,古代用板筑法筑土墙,五板为一堵,板的长度就是堵的长度,五层板的高度就是堵的高度

百堵皆作。——《诗·小雅·鸿雁》

(5) 又如:堵雉(墙垣的长度和高度)

动词

堵塞 。如:堵当(抵挡;阻挡);堵御(阻挡抵御);堵嘴(理屈而语塞;给人利益使其不说反对话);堵搡(方言。用话堵人,使人无言可对);把窟窿堵上;把老鼠洞堵死

量词

多用于墙,也用于其他物体。如:一堵烟尘;一堵墙

英文翻译

wall; stop, prevent; stop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ou2
◎ 客家话:[梅县腔] du2 du3 [台湾四县腔] du3 du2 [客英字典] du3 [客语拼音字汇] du2 du3 [海陆丰腔] du3 du2 [东莞腔] du3 [宝安腔] d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當古上聲開口一等tutox/tuu
zhì [zhi]
部首: 811
笔画: 13
五笔: TDWY
五行:
仓颉: OKOG
四角: 808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矢声。隹( zhuī),短尾鸟的总称。本义:野鸡)

(2) 同本义

雉有十四种。——《说文》

雉者,野鸟。——《尚书大传》

雉,耿介之鸟也。——《韩诗章句》

离为雉。——《易·说卦》

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交有时,别有伦也。——《礼记·曲礼》

雄雉于飞。——《诗·邶风·雄雉》

无雉兔鲋鱼。——《墨子·公输》

(3) 又如:雉尾扇(野鸡尾部羽毛制作的扇子。亦为仪仗之一);雉尾(皇帝坐朝时左右侍从所执的用野鸡尾羽制的扇障);雉经(吊死;上吊)

(4)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 。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五楮而雉。——《公羊传·定公十二年》

都城过百雉。——《左传·隐公元年》。注:“三堵曰雉。”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考工记·匠人》。注:“长三尺高一丈。”

(5) 城墙

出没眺楼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

英文翻译

pheasant; crenellated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zi5 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1 chi3 [客英字典] chi1 [梅县腔] chii1 chi1 [台湾四县腔] cih1 (cih6) (cih2) ci3 [宝安腔] ci3 ci1 [客语拼音字汇] ci2 [陆丰腔] chi3 [东莞腔] ci3
◎ 潮州话:d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几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ɖʰidriix/d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