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垸

dī yuàn [ di yuan]
注音 ㄉ一 ㄩㄢˋ

词语释义

堤垸 dīyuàn

(1) 类似堤坝、用来防水的建筑物

修复堤垸
dike-like building

词语解释

  1. 堤堰;圩垸。

    清 魏源 《湖广水利论》:“下游之湖面江面日狭一日,而上游之沙涨日甚一日,夏涨安得不怒,堤垸安得不破。”

  2. 隄垸:沿江、湖地区围绕房、田修建的用以挡水的建筑物。

引证解释

⒈ 堤堰;圩垸。

清魏源《湖广水利论》:“下游之湖面江面日狭一日,而上游之沙涨日甚一日,夏涨安得不怒,堤垸安得不破。”

⒉ 隄垸:沿江、湖地区围绕房、田修建的用以挡水的建筑物。

堤垸的网络释义

堤垸

  • 堤垸是汉语词语,拼音是dī yuàn ,基本意义是类似堤坝、用来防水的建筑物。
  •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34
    笔画: 12
    五笔: FJ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AMO
    四角: 461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是声。本义:河堤,堤坝)

    (2) 同本义

    隄,唐也。——《说文》

    完堤防。——《礼记·月令》

    脩堤梁。——《荀子·王制》

    河堤绕绿水。——唐· 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3) 又如:河堤;海堤;堤埽(堤和埽。亦泛指堤坝);堤唐(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

    (4) 陶器的底座

    蓼菜成行,瓶瓯有堤。——《淮南子》

    英文翻译

    dike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梅县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客英字典] ti2 [台湾四县腔] ti2 [宝安腔] ti2 [海陆丰腔] ti2 [东莞腔] ti2
    ◎ 潮州话:d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jeʑĭe
    yuàn,huán [yuan,huan]
    部首: 334
    笔画: 10
    五笔: FPFQ
    仓颉: GJMU
    四角: 43112

    详细解释

    名词

    湖南、湖北等地,在沿江、湖地带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堤坝样防水建筑物 。通称“垸子”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