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砦

pù zhài [ pu zhai]
注音 ㄆㄨˋ ㄓㄞˋ

词语释义

用于防御的军事建筑物。

词语解释

  1. 堡寨。

    《宋史·赵滋传》:“ 代州 、 寧化军 有地万顷,皆肥美,可募人田作,教战射,为堡砦。”《明史·陶成传》:“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衝。”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太平无国,尽去一切城塞、险要、堡砦。”参见“ 堡寨 ”。

引证解释

⒈ 堡寨。参见“堡寨”。

《宋史·赵滋传》:“代州、寧化军有地万顷,皆肥美,可募人田作,教战射,为堡砦。”
《明史·陶成传》:“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衝。”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太平无国,尽去一切城塞、险要、堡砦。”

堡砦的国语词典

用石头砌成的防御堡垒。

堡砦的网络释义

堡砦

  • 堡砦是汉语词汇,拼音是pù zhài,解释为堡寨。
  • 汉字详情

    bǎo,bǔ,pù [bao,bu,pu]
    部首: 334
    笔画: 12
    五笔: WKS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G
    四角: 26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保声。堡是后起字。本义:土筑的小城)

    (2) 同本义

    据险筑堡以自固。——《晋书·符登载记》

    (3) 又

    关中堡壁三千余所。

    (4) 又如:碉堡;堡障(用于防守的小土城)

    (5) 指堡垒

    送将军登空堡上。——明·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城堡(堡垒式的小城);碉堡

    (7) 另见 bǔ;pù

    英文翻译

    fort, fortress; town, villag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 客家话:[梅县腔] bau3 [海陆丰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宝安腔] bau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东莞腔] bau3 [陆丰腔] bo3
    ◎ 潮州话:b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抱上聲開口一等pɑupaux/pav
    zhài [zhai]
    部首: 517
    笔画: 11
    五笔: HXDF
    五行:
    仓颉: YPMR
    四角: 22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寨”。守卫用的栅栏、营垒

    今河东西不从敌国而保山砦者,不知其几。——《宋史·宗泽传》

    (2) 姓

    英文翻译

    stockade, fort, military outpost; brothel

    方言集汇

    ◎ 粤语:zaa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i5 [客语拼音字汇] cai4 [海陆丰腔] cai6 [客英字典] cai5 [宝安腔] zai5 | cai5 [梅县腔] cai5
    ◎ 潮州话:zê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七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犲夬夬開去聲開口二等zrad/draydʒʰæi

    堡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