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坞

pù wù [pu wu]
繁体 堡塢
注音 ㄆㄨˋ ㄨˋ

词语释义

1.碉堡,城堡,土堡。 2.修筑堡坞。

词语解释

  1. 碉堡。

    唐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

  2. 修筑堡坞。

    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 傅公 遂陟厥原,相厥隘而堡坞之,衣哺其流离而屯守之,训练之。”

引证解释

⒈ 碉堡。

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

⒉ 修筑堡坞。

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傅公遂陟厥原,相厥隘而堡坞之,衣哺其流离而屯守之,训练之。”

堡坞的国语词典

泥土筑成的小城。

堡坞的网络释义

堡坞

  • 【词目】堡坞
  • 【拼音】bǎo wù
  • 【注音】 ㄆㄨˋ ㄨˋ
  • 【基本解释】碉堡,城堡,土堡。
  • 碉堡,城堡,土堡。
  • 修筑堡坞。
  • 碉堡,城堡,土堡。
  • 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上方的山石形成了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座天然的堡垒。”
  • 2.修筑堡坞。
  • 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 傅公遂陟厥原,相厥隘而堡坞之,衣哺其流离而屯守之,训练之。”
  • 汉字详情

    bǎo,bǔ,pù [bao,bu,pu]
    部首: 334
    笔画: 12
    五笔: WKS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G
    四角: 26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保声。堡是后起字。本义:土筑的小城)

    (2) 同本义

    据险筑堡以自固。——《晋书·符登载记》

    (3) 又

    关中堡壁三千余所。

    (4) 又如:碉堡;堡障(用于防守的小土城)

    (5) 指堡垒

    送将军登空堡上。——明·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城堡(堡垒式的小城);碉堡

    (7) 另见 bǔ;pù

    英文翻译

    fort, fortress; town, villag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 客家话:[梅县腔] bau3 [海陆丰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宝安腔] bau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东莞腔] bau3 [陆丰腔] bo3
    ◎ 潮州话:b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抱上聲開口一等pɑupaux/pav
    [wu]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QNG
    五行:
    仓颉: GPVM
    四角: 4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防守用的小堡

    又筑坞于睸。——《后汉书·董卓传》

    (2) 又如:筑坞(构筑防守城堡);坞壁(防御用的土堡,土障。也称坞候)

    (3) 泛指四面高中央低的处所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红楼梦》

    (4) 山坳 。如:坞中(山坳中央)

    (5) 四边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 。如:花坞;竹坞;船坞(在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造船只的地方)

    英文翻译

    entrenchment, bank, low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wu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