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阜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小丘。
南朝 梁武帝 《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白水凝涧谿,黄落散堆阜。” 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北海县 中门前,有一处地形微高,若小堆阜隐起。” 宋 江休复 《牟驼冈阅马》诗:“ 駞冈 似 沙苑 ,堆阜带川州。”
引证解释
⒈ 小丘。
引南朝梁武帝《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白水凝涧谿,黄落散堆阜。”
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北海县中门前,有一处地形微高,若小堆阜隐起。”
宋江休复《牟驼冈阅马》诗:“駞冈似沙苑,堆阜带川州。”
堆阜的网络释义
堆阜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土,隹(
)声。本义:土堆)(2)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逾陇堆兮渡漠。——《楚辞·疾世》
激堆埼。——司马相如《上林赋》
呼水中沙堆为墠。——《尔雅·释水》注
(3) 又如:堆阜(小丘);堆埼(曲折的岸边)——多用于地名。如:滟滪堆(在四川长江中);双堆集(在安徽)
(4) 常为排列的整齐有序的叠堆 。如:草堆;柴火堆;堆云(形容密集众多);堆堆(久久不动的样子;形容累积得很多的样子)
动词
(1) 堆积
堆,聚土。——《说文》
(2) 又如:堆堵(堆积堵塞);堆绢(堆纱花。用彩绢制成花鸟人物形状,缀附于屏障上);堆山塞海(形容财物极为丰富);堆红(漆器上所堆成的朱色花纹);堆案(累积案头。指积压很多文书)
量词
(1) 用来计量成堆的东西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一堆垃圾;一堆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oi1 [海陆丰腔] doi1 doi3 doi5 [梅县腔] doi1 doi3 [宝安腔] doi1 [客英字典] doi1 [东莞腔] doi1 [台湾四县腔] doi1 doi3 doi5 [客语拼音字汇] doi1 [陆丰腔] d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磓 | 都回 | 端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tuai/tuoi | tu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
(2) 同本义
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说文》
无石曰阜。——《广雅·释丘》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诸象以鼻破阜。——牛肃《纪闻》
(3) 又如:阜陵(丘陵);阜陆(高地);阜丘(土山);阜垤(小土丘);土阜(土山)
(4) 泛指山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5) 又如:阜颠(山顶);阜积(堆积如山)
形容词
(1) 丰富;富有
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晋· 常璩《华阳国志》
(2) 又如:阜财(财富殷盛);阜康(富庶安康);阜货(财货盛多)
(3) 高
泛泛淇右,有堂孔阜。—— 元· 虞集《赋卫节妇王妇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5 feu3 [东莞腔] fu5 [沙头角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4 [陆丰腔] fu5 fu6 [客英字典] fu5 feu3 fu3 [台湾四县腔] fu5 feu3 [梅县腔] feu5 [宝安腔] fu5 fiu3
◎ 潮州话:h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婦 | 房久 | 並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biux/biov | bʰ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