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垜

duī duǒ [ dui duo]
注音 ㄉㄨㄟ ㄉㄨㄛˇ

词语释义

堆积;堆砌。

词语解释

  1. 堆积;堆砌。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明旦视之,则屋间之钱已復堆垜盈满。” 元 曾瑞 《蝶恋花·闺怨》曲:“无甚病痯,釧鬆冰腕,腹中愁堆垜满。”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病一》:“四句中用五地名,不见堆垜之迹。”《红楼梦》第四一回:“ 刘老老 原不曾吃过这些东西,且都做的小巧,不显堆垜儿,他和 板儿 每样吃了些个,就去了半盘子。”

引证解释

⒈ 堆积;堆砌。

宋何薳《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明旦视之,则屋间之钱已復堆垜盈满。”
元曾瑞《蝶恋花·闺怨》曲:“无甚病痯,釧鬆冰腕,腹中愁堆垜满。”
清赵翼《瓯北诗话·诗病一》:“四句中用五地名,不见堆垜之迹。”
《红楼梦》第四一回:“刘老老原不曾吃过这些东西,且都做的小巧,不显堆垜儿,他和板儿每样吃了些个,就去了半盘子。”

堆垜的网络释义

堆垜

  • 堆垜是一个汉语词汇,duī duǒ ㄉㄨㄟ ㄉㄨㄛˇ ,堆积、堆砌。
  • 汉字详情

    duī [dui]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WYG
    五行:
    仓颉: GOG
    四角: 401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土,隹( zhuī)声。本义:土堆)

    (2)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逾陇堆兮渡漠。——《楚辞·疾世》

    激堆埼。——司马相如《上林赋》

    呼水中沙堆为墠。——《尔雅·释水》注

    (3) 又如:堆阜(小丘);堆埼(曲折的岸边)——多用于地名。如:滟滪堆(在四川长江中);双堆集(在安徽)

    (4) 常为排列的整齐有序的叠堆 。如:草堆;柴火堆;堆云(形容密集众多);堆堆(久久不动的样子;形容累积得很多的样子)

    动词

    (1) 堆积

    堆,聚土。——《说文》

    (2) 又如:堆堵(堆积堵塞);堆绢(堆纱花。用彩绢制成花鸟人物形状,缀附于屏障上);堆山塞海(形容财物极为丰富);堆红(漆器上所堆成的朱色花纹);堆案(累积案头。指积压很多文书)

    量词

    (1) 用来计量成堆的东西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一堆垃圾;一堆谷子

    英文翻译

    heap, pile, crowd; pile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1 zeo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oi1 [海陆丰腔] doi1 doi3 doi5 [梅县腔] doi1 doi3 [宝安腔] doi1 [客英字典] doi1 [东莞腔] doi1 [台湾四县腔] doi1 doi3 doi5 [客语拼音字汇] doi1 [陆丰腔] d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回平聲合口一等tuai/tuoituɒi
    duǒ,duò [duo]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ESY
    仓颉: GNSD
    四角: 47194

    英文翻译

    heap; buttress; battlem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do2
    ◎ 客家话:[梅县腔] do3
    ◎ 潮州话:do5 do6(tô tõ)

    宋本广韵

    堆垜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