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迹
繁体
埽蹟
注音
ㄙㄠ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1.绝迹。
词语解释
绝迹。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妇女则服役神之夫人,当时不过一二老嫗……自二十年来,花团锦簇,变为一班少妇,老嫗自以为羞,渐渐埽迹。”
引证解释
⒈ 绝迹。
引清钱学纶《语新》卷上:“妇女则服役神之夫人,当时不过一二老嫗……自二十年来,花团锦簇,变为一班少妇,老嫗自以为羞,渐渐埽迹。”
埽迹的网络释义
埽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旧时治河,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
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谓之合龙门。——《梦溪笔谈》
(2) 用埽做成的挡水建筑物,亦泛指堤岸 。如:埽岸;埽鍕(绑扎成束的埽材)
英文翻译
broom; to sweep, clear away
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 客家话:[梅县腔] sau5 [陆丰腔] so5 [客英字典] sau5 [台湾四县腔] so5 sau5 [海陆丰腔] so5 sau5
◎ 潮州话:sau3
◎ 客家话:[梅县腔] sau5 [陆丰腔] so5 [客英字典] sau5 [台湾四县腔] so5 sau5 [海陆丰腔] so5 sau5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㛮 | 蘇老 | 心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sĭəu | saux/sa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 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迹罕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迹和声响)
(3)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5)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6)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7)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荀子·正名》
动词
(1) 追踪;追寻
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岳珂《桯史》
(2) 又如:迹察(寻迹察访);迹盗(跟踪查捕盗贼);迹访(寻访)
(3) 遵循 。如:迹附(追随)
英文翻译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ak7 [客英字典] ziak7 [海陆丰腔] ziak7 [陆丰腔] ziak7 [宝安腔] ziak7 zit7 [东莞腔] ziak7 [梅县腔] ziak7 zit7
◎ 潮州话:ziah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ak7 [客英字典] ziak7 [海陆丰腔] ziak7 [陆丰腔] ziak7 [宝安腔] ziak7 zit7 [东莞腔] ziak7 [梅县腔] ziak7 zit7
◎ 潮州话:z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積 | 資昔 | 精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tsĭɛk | ciek/zi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