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壕

chéng háo [cheng hao]
注音 ㄔㄥˊ ㄏㄠ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城壕 chéngháo

(1) 护城河

moat around a cit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城濠”。护城河。

南朝梁江淹《刘太尉琨》诗:“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唐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摘苍耳作》诗:“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
宋郭彖《睽车志》卷五:“忽若马蹶堕地,惊顾乃在城濠侧。”

城壕的国语词典

护城河。

城壕的网络释义

城壕

  • 城壕,读音chéng háo,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护城河。
  • 城壕的翻译

    德语: Stadtgraben (S)​

    城壕造句

    没有牺牲的同志,一个接一个地滚回护城壕,暂时躲避猛烈的炮火。
    意思是,城墙倒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里,在这种情况下,不可用兵。
    整个下午他都要工作。挖城壕,垛城墙。瓶子头将为岗哨。城壕造句。
    城壕旁边,还有完整的踏道与其相连。
    你以为是什么样像棺材地牢或者城壕那样的?
    沿着北京的城壕建起了第一条铁路。
    他离开大街,顺着城壕开始巡行,带着一种病态的迷惑神情细看着这些城垣。
    东城墙及北城墙外侧均挖有护城壕,西城墙及南城墙则利用洮儿河水形成的天然屏障作为防御。
    并且,市一医院干道南侧即清代盘福里之所在,并处于高岗南麓的护城壕南侧,符合古城墙特征。
    在城壕南北角还发现了一条供古时蜀王府人上下的踏道。
    隋代黎阳仓遗址护城壕内柱洞。
    考古发掘表明,这些“虎落”,与夯土城垣、马面、垛台、护城壕、铁蒺藜等,共同筑起了统万城的第三道立体防御体系。
    南、西、北三面有两重护城壕。
    还有一条古河道为东城东墙外的护城壕。
    面前的城池城墙高约半丈,城墙均是从熟土夯筑而成,也算就地取材,造价低廉而实用,城墙四周护城壕堑完整,也是座易守难攻之城。
    上京重视防御,皇城部分,马面、瓮城、护城壕等设施一应俱全。
    羊马城是中国古代城邑建筑中特有的军防设施,筑于主垣与护城壕之间。
    据史料记载古城有东门德化、南门柔远、西门镇海和北门武定,沿城墙外挖建护城壕。
    古城耸立,护城壕让人望而却步。
    城壕深了架梯子;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

    汉字详情

    chéng [cheng]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D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IHS
    四角: 4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2)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

    (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

    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

    (6) 城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8) 国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动词

    (1) 筑城

    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

    (3) 守城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

    (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英文翻译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4 s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g2 [东莞腔] sang2 [客英字典] sang2 [海陆丰腔] sang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陆丰腔] sang3 [沙头角腔] sang2 [台湾四县腔] sang2 [宝安腔] s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
    háo [hao]
    部首: 334
    笔画: 17
    五笔: FYP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YRO
    四角: 40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豪声。本义:护城河)

    (2) 同本义

    雁迷寒雨下空壕。——唐· 许浑《登洛阳故城》

    (3) 又如:壕闸(壕堑的闸门);壕池(城壕。护城河);壕堑(护城河;壕沟,战壕)

    (4) 壕沟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杜甫《新安吏》

    (5) 又如:掘壕;战壕;空壕(无人的战壕)

    英文翻译

    trench, ditch, channel, moat

    方言集汇

    ◎ 粤语:hou4
    ◎ 客家话:[梅县腔] hau2 [海陆丰腔] ho2 hau2 [客语拼音字汇] hau2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hau2 [客英字典] hau2 [宝安腔] hau2 [东莞腔] hau2
    ◎ 潮州话:h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胡刀平聲開口一等ghau/h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