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墙
词语释义
垣墙
(1) 院墙;围墙
词语解释
见“ 垣墙 ”。
亦作“ 垣墻 ”。院墙;围墙。
《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诱臣妾。” 唐 韩愈 《守戒》:“宅于都者,知穿窬之为盗,则必峻其垣墙,而内固扃鐍以防之。”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中建厅事,周以垣墻。” 巴金 《雪》第二章:“他们走过矿局的右边垣墙,那里站着几个窑工在低声谈话。”
引证解释
⒈ 见“垣墙”。亦作“垣墻”。院墙;围墙。
引《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诱臣妾。”
唐韩愈《守戒》:“宅于都者,知穿窬之为盗,则必峻其垣墙,而内固扃鐍以防之。”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中建厅事,周以垣墻。”
巴金《雪》第二章:“他们走过矿局的右边垣墙,那里站着几个窑工在低声谈话。”
垣墙的国语词典
围墙、矮墙。
垣墙的网络释义
垣墙
垣墙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亘(
)声。本义:矮墙,也泛指墙)(2) 同本义
垣,墙也。——《说文》
既勤垣墉。——《书·梓材》。马注:“卑曰垣,高曰墉。”
周垣之高八尺。——《墨子·备城门》
尽毁其馆之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为家不治垣产。——《汉书·萧何传》
(3) 又如:垣衣(生在墙垣上的苔);垣堵(墙);垣屋(有围墙的房室;围墙和房屋)
(4) 城墉 。后叫省城为省垣
(5) 官署的代称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杜甫《春宿左省诗》
(6) 姓
动词
筑墙围绕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三国演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n2 [梅县腔] jan2 [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宝安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 潮州话:何冤5(还)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袁 | 雨元 | 云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ĭwɐn | yan/hva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