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长限制

pō cháng xiàn zhì [po chang xian zhi]

词语释义

纵坡长度的限制。

汉字详情

[po]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HCY
五行:
仓颉: GDHE
四角: 4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皮声。本义:山地倾斜的地方)

(2) 同本义

坡,陂也。——《说文》

隰则有泮。——《诗·卫风·氓》。传:“泮,坡也。”

(3) 又如:山坡;上下坡;坡土(山坡地);坡陀(山势起伏的样子;不平坦;山;山坡);坡坂(倾斜的山坡);坡梁(方言。土冈,山冈);坡垅(丘陵);坡撇(鸨儿。开妓院的女老板)

(4) 平原;原野

言阜者土山也,小堆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陇。——宋· 韩拙《山水纯》

(5) 〈方〉∶低洼的大片田地 。如:俺爹下坡了;坡野(田野;野外)

英文翻译

slope, bank, hill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po1
◎ 客家话:[宝安腔] bo1 [梅县腔] bi1 bo1 [陆丰腔] bi1 po1 [客英字典] bi1 bo1 [东莞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bok7 bi1 [海陆丰腔] bo1 bok7 bi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滂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ʰuɑphua
cháng,zhǎng [chang,zhang]
部首: 404
笔画: 4
五笔: TA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O
四角: 42730

详细解释

cháng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如:气味长

(12) 深厚 。如:恩情长

名词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副词

(1) 长久;永远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zhǎng

形容词

(1) 老,年高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动词

(1) 生长;成长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名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英文翻译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zoeng2
◎ 潮州话:ciang5 ziang2 (chhîang chíang)

宋本广韵

xiàn [xian]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AV
四角: 7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艮( gèn)声。阜,土山,与山势有关。本义:阻隔)

(2) 同本义

限,阻也。——《说文》

限之以大故。——《楚辞·怀沙》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3) 又如:限绝(隔绝);限隔(阻隔;隔绝);限带(阻隔围绕);限难(阻难)

(4) 限制;限定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杜甫《别赞上人》

(5) 又如:限状(限期完成公务的文书)

名词

(1) 险阻

南有巫山, 黔中之限。——《战国策》

(2) 限期

限六日内交。——《广东军务记》

不可限以时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留待限期。——《聊斋志异·促织》

严限追比。

(3) 又如:限次(期限);限尽(寿命到了期限);限外(逾期)

(4) 界限、边界、分界线(如领土、运动场所、田地等)

限,界也。——《小尔雅》

长城之限。——清·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

(5) 又如:东限琅琊台

(6) 限度,止境

心中无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权限(职权范围);宽限(放宽限期);极限;上限;下限;限级(限度等级)

(8) 门槛

限,一日门榍。——《说文》

限阈也。——《玉篇》

(9) 又如:锯断城门限

英文翻译

boundary, limit, lin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n5 [宝安腔] han3 [海陆丰腔] han6 [客英字典] han5 ha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台湾四县腔] han5 [梅县腔] han5 [陆丰腔] han6 [东莞腔] h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簡山開上聲開口二等ghrenx/haaenɣæn
zhì [zh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R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LN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2) 同本义

制,裁也。——《说文》

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淮南子·主术》

制彼裳衣。——《诗·豳风·东山》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

(3) 又如:制割(裁剪切割);制义(制宜,裁断适宜);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研究制造);配制;提制(提炼制造);精制;中国制

(4) 制定,用文字规定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易·节》

今也,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

故王者之制法,昭乎如日月。——《盐铁论·刑德》

周之王也,制礼。——《左传·哀公七年》

(5) 又如:制宜(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制则(制定法度);制立(建立制度);制改(改制。谓制定典章革除弊端)

(6) 控制;制服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虚实》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威制豪强。——《汉书·赵广汉传》

制其兵。——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

制六合。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8) 又

自制足之。

(9) 又如:制屈(制伏;使屈服);制地(控制土地);制驭(控制驾驭);制御(统治,控制)

(10) 抑制,限制,忍住

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商君书·画策》

(11) 又如:制劫(牵制);制使(制约);制遏(抑制);制约(限制约束);制限(限制);制缚(制约束缚);制防(限制防范)

(12) 主管 。如:制兵(统辖军队);制局(职掌内府器杖兵役的机构)

(13) 裁决,决断

行无专制。——《淮南子》

当是时,晋国政皆决 知伯, 晋哀公不得有所制。——《史记·晋世家》

(14) 通“质”。抵押

昔不谷先委制于越君。——《国语·吴语》

委制于吴。——《国语·越语》

名词

(1) 规章,制度

擅作典制。——《史记·礼书》

虽有典制。——《三国志·孙权传》

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

(2) 又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3) 又如:公制;制令(制度法令);制象(制度,法制);制号(制度号令);制节(制度适宜);全民所有制

(4) 式样

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陶潜《桃花源诗》

其制稍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制样(犹样式)

(6) 规模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守父母之丧为制

因在制中,不便行礼。——《红楼梦》

(8) 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史记·汲黯列传》

制曰:“下京兆尹治。”——《汉书·赵广汉传》

(9) 又如:制曰(皇帝的诏书上说);制敕(皇帝的诏令)

(10) 各种有关的重量单位制 。如:常衡制

动词

(1) (会意。从衣从制。本义:裁制衣服)

(2) 同本义

製,裁也。——《说文》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制芰荷以为衣兮。——《楚辞·离骚》。注:“制,裁也。”

服短衣楚制。——《汉书·叔孙通传》

旌性行以制珮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3) 又如:制裁(裁制的式样);制芰(以芰荷之叶裁制衣裳。指象征芳洁的隐者之服)

(4) 制造,制作器物

牙机巧制。——《后汉书·张衡传》

所制蜡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制出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所制火药。——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制锦(制造美锦。引申为赞颂县令有政绩);制冷(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制琢(制造雕刻)

(6) 撰写 。如:制文(撰写文章);制形(钩描轮廓);制作(写作;撰述);制述(著述);制碑(撰作碑文)

(7) 用炮炒等法炼成中药 。如:制剂(根据处方,按一定操作规程将药物加工制成药剂)

名词

(1) 作品,文章

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宋书》

(2) 又如:佳制;鸿篇巨制

(3) 式样

通儒服, 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 楚制。——《汉书》

英文翻译

system; establish; overpow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i3
◎ 客家话:[梅县腔] tje5 [台湾四县腔] zih5 [客英字典] zhi5 [东莞腔] ze5 [海陆丰腔] zh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沙头角腔] zi5 [宝安腔] ze5 (zi5) [陆丰腔] zhi5
◎ 潮州话:zi3 (ch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征例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cjed/tjeytɕĭ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