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

pō dì [ po di]
注音 ㄆㄛ ㄉ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坡地 pōdì

(1) 山坡上倾斜的田地

hillside fields;sloping fields

词语解释

  1. 山坡上倾斜的田地。

引证解释

⒈ 山坡上倾斜的田地。

坡地的国语词典

斜坡上的土地。

如:「这一大片的坡地种满茶树。」

坡地的网络释义

坡地

  • 坡地上的岩石和风化碎屑物,在构造运动、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蠕动等,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坡地地貌。形成原因主要有,崩塌、滑坡、蠕动等。
  • 坡地的翻译

    德语: Hangfeld, Abhang, abschüssiges Feld, Hanglage

    坡地造句

    这块坡地适宜于栽培果树。
    作者兼用工笔及写意技法,表现国家公园一处微倾的坡地一只雄帝雉昂首挺胸,彷佛正在向雌雉炫耀牠的帝王之姿,形象生动传神。
    在多坡地形行驶时,如果出现不必要的第三档和第四档之间的换档情况,而你可能还要关闭定速巡航功能,这种没有必要的切换形式会导致燃油经济性的降低。
    如果你渴望花园边缘和斜坡地带像彩色的地毯一样美丽,那么就种植一些福禄考吧。
    要预防土石流,就得未雨绸缪,先做好山坡地保护措施。
    忘天所说的地点就是那一大片缓坡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北朝南。
    采用野外观测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研究了荒坡地种植龙须草的生态效益。
    总结了红壤侵蚀荒坡地种植留兰香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
    宋玘福站在打谷场上朝东边沟里坡地喊了几嗓子,不一会儿好几位乡邻放下地里的活儿,汇聚过来。
    这里是从山里面出来以后的一片缓坡地,东高西低。
    可供在各种坡地上栽培果树,进行合理密植优化设计时参考。
    红壤丘岗缓坡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
    在高速公路旁的岩石里,有些土壤成分比较多,可以在上面种一些对土肥要求较低的植物,比如竹子,穴植后竹子不仅生长快速,而且根系能够很好地维持坡地。
    所以常选向北或东北的缓坡栽培,尤其在夏季易受干旱地区,北向或东北向缓坡地水分较多,可减轻干旱的危害,栽植杨梅更显示其优越性。
    入侵和破坏山坡地灌木林及湿地生态系统,令其生长区里的其他作物、杂草一律消亡;另外,它还可以与同属近源种及不同属种杂交,导致本地物种的遗传侵蚀。
    控制坡地水力侵蚀危害的管理措施。
    马随意放在坡地上,二十骑,或解衣卸甲围在火堆边,火上正烤着鱼还有羚羊,或者在一边喝酒划拳,或者垂钓于湖边。
    通过对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样品,探讨长期施肥下旱地磷素水平与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宫廷特色的勒诺特尔式园林是禧悦的又一个特色,在与欧式建筑风格和谐匹配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南高北低,因地造景的中庭坡地景观。
    如坡地果园的下方有森林容易阻碍冷空气向下排出。

    汉字详情

    [po]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HCY
    五行:
    仓颉: GDHE
    四角: 4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皮声。本义:山地倾斜的地方)

    (2) 同本义

    坡,陂也。——《说文》

    隰则有泮。——《诗·卫风·氓》。传:“泮,坡也。”

    (3) 又如:山坡;上下坡;坡土(山坡地);坡陀(山势起伏的样子;不平坦;山;山坡);坡坂(倾斜的山坡);坡梁(方言。土冈,山冈);坡垅(丘陵);坡撇(鸨儿。开妓院的女老板)

    (4) 平原;原野

    言阜者土山也,小堆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陇。——宋· 韩拙《山水纯》

    (5) 〈方〉∶低洼的大片田地 。如:俺爹下坡了;坡野(田野;野外)

    英文翻译

    slope, bank, hill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po1
    ◎ 客家话:[宝安腔] bo1 [梅县腔] bi1 bo1 [陆丰腔] bi1 po1 [客英字典] bi1 bo1 [东莞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bok7 bi1 [海陆丰腔] bo1 bok7 bi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滂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ʰuɑphua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