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

fén mù [fen mu]
繁体 墳墓
注音 ㄈㄣˊ ㄇ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坟墓 fénmù

(1) 安葬死者的坟头与墓穴

tomb

词语解释

  1. 古时称墓之封土成丘者为坟,平者为墓;对称有别,合称相通。后指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常特指祖坟。

    《周礼·地官·大司徒》:“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 真定 。”《南史·虞寄传》:“且兵革已后,人皆厌乱,其孰能弃坟墓,捐妻子,出万死不顾之计,从将军於白刃之间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你看筑起铁路来,坟墓也要迁让呢,何况祠堂!”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 杨雪 的坟墓就在 松风里 的南山上。”

  2. 古星名。属危宿,共四星。

    《星经》:“坟墓四星,在危下。”《隋书·天文志中》:“虚南二星曰哭,哭东二星曰泣,泣、哭皆近坟墓。”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称墓之封土成丘者为坟,平者为墓;对称有别,合称相通。后指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常特指祖坟。

《周礼·地官·大司徒》:“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南史·虞寄传》:“且兵革已后,人皆厌乱,其孰能弃坟墓,捐妻子,出万死不顾之计,从将军於白刃之间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你看筑起铁路来,坟墓也要迁让呢,何况祠堂!”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杨雪的坟墓就在松风里的南山上。”

⒉ 古星名。属危宿,共四星。

《星经》:“坟墓四星,在危下。”
《隋书·天文志中》:“虚南二星曰哭,哭东二星曰泣,泣、哭皆近坟墓。”

坟墓的国语词典

用土筑成高起的墓。

坟墓的网络释义

坟墓 (丧葬死人之地)

  • 坟墓:埋葬死人之地。筑土为坟,穴地为墓,通称“坟墓”。《管子·九变》:“大者,亲戚坟墓之所在也。”
  • 坟,本指高出的地面的土堆,后来专指坟墓。《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郑玄注:“土之高者曰坟。”
  • 墓:《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按古时凡葬不堆土植树者谓之墓,今通称坟墓。”
  • (《辞海》1979年版,第529、604页)
  • 近义词

    坟墓造句

    他已经是自掘坟墓、难以翻身了!
    迷恋过去等于自掘坟墓。
    在祭扫亲人坟墓时,他不觉椎心泣血,哀痛逾恆。
    你继续这样大量吸烟,就是在自掘坟墓。
    你这样做,岂不是自掘坟墓?
    如果她知道我成了这样的人。在坟墓里也会辗转反侧。
    你这样一意孤行地错下去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男人需要把很多东西带进坟墓。
    你知不知道自掘坟墓的感受?
    为什么他们刚生下地,就得自掘坟墓?
    别动!让我们在这里自掘坟墓吧。
    你这样下去,真的是自掘坟墓了,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难道他们不能看出他们的所作所为无异于自掘坟墓吗?
    清明节,我们在爷爷的坟墓前摆放了一束鲜花,寄托我们无限的哀思。
    蒋介石独裁、专制,其结果是自掘坟墓。
    有人说结婚犹如进了坟墓,慢慢的在里面腐烂。
    基督复活时,从坟墓里带出了一批被死亡俘虏的人。他受难时的地震,已震裂他们的坟墓,及至他复活时,他们就和他一同从坟里出来。这些人生前与上帝同工,曾为真理作见证而丧失性命,如今他们又要为那使他们从死里复活的基督作见证。
    在公墓陵园里,她见到了祖父的坟墓,睹物思人,不禁泪下如雨。
    你在自掘坟墓,你个笨蛋杂种!
    瓦解联盟无异于自掘坟墓。

    汉字详情

    fén [fen]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YY
    五行:
    仓颉: GYK
    四角: 40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贲( bēn)声。本义:大防)

    (2) 同本义

    坟,大防。——《尔雅·释丘》

    坟莫大于河坟。——《尔雅释地》

    遵彼汝坟。——《诗·周南·汝坟》。传:“大防也。”

    (3) 注:“或曰 河坟, 汝坟、 淮坟也。”

    (4) 土堆

    崇坟夷靡。——潘岳《射雉赋》。注:“今呼为塘。”

    登大坟以远望兮。——屈原《九章·哀郢》

    (5) 又如:坟家(用土堆成的坟包)

    (6) 通“濆”。水边;沿河的高地

    坟,地大也,青幽之间,凡土而高大者谓之坟。——《方言》

    背坟衍之广陆兮。——王粲《登楼赋》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坟延者六施,六七四十二尺而至於泉。——《管子·地员》

    (7) 特指坟堆,坟墓

    墳,墓也。——《说文》。按,此字本训大防也。

    坟,冢。秦晋之间谓之坟。——《方言十三》。注:“坟取名于大防也。”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土之高者谓之坟。”

    出郭门直视,但见近与坟。——《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不治坟,欲为省。——《史记·文帝本纪》

    吾往河阳省坟墓。——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8) 又如:坟兆(坟墓之间的界域);坟陵(帝王的陵墓)

    (9) 古代典籍名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

    (10) 又如:坟典(坟策、坟籍、坟素,都泛指古书,古籍)

    动词

    (1) 起土堆;筑坟

    渐就壤坟。——《后汉书·明帝纪》。注:“起也。”

    (2) 又如:坟土(墓葬)

    (3) 划分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楚辞·天问》

    形容词

    (1) 大

    牂羊坟首。——《诗·小雅·苕之华》

    共坟烛庭燎。——《周礼·司烜氏》。注:“大也。”

    (2) 又如:坟烛(大火炬);坟首(大头);坟仓(大粮仓)

    (3) 顺从的

    坟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家之实,义礼明也。——《管子》

    英文翻译

    grave, mound; bulge; bulg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an4

    宋本广韵

    [mu]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AJ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AKG
    四角: 44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2)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

    墓,丘也。——《说文》

    墓,冢也。——《广雅》

    墓,土也。——《论衡·讥日》

    冢茔之地。——《周礼·墓大夫》注

    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墓庐(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墓堂(坟墓前的祭堂);墓庭(坟墓周围的庭院)

    (4) 墓地 。如:墓厉(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墓工(旧指以看风水择墓地为职业的人);墓邻(相邻墓地的墓主);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5) 墓志 。如:墓石(墓志;墓碑);墓文(墓志);墓铭(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墓刻(指墓碑上的刻文)

    (6) 宏伟的陵墓 。如:烈士墓;墓阙(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一)

    动词

    (1) 葬

    因以宜阳郭为墓。——《战国策·秦策》。注:“葬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墓穴(埋棺材的坑穴);墓俑(殉葬用的偶像)

    英文翻译

    grave, tomb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5 [梅县腔] mu5 [东莞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台湾四县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宝安腔] mu5 [沙头角腔] mu5 [陆丰腔] mu6
    ◎ 潮州话:m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故去聲開口一等mumoh/muh

    坟墓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