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僻

jiān pì [ jian pi]
繁体 堅僻
注音 ㄐ一ㄢ ㄆ一ˋ

词语释义

固执怪僻。

词语解释

  1. 固执怪僻。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堪舆》:“各持己见,彼此相非,而坚僻谬妄之徒,遂与操刃杀人者等,悲乎痛哉。”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 僧孺 性坚僻,与 李德裕 交恶,各立门户,终生不解。”

引证解释

⒈ 固执怪僻。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堪舆》:“各持己见,彼此相非,而坚僻谬妄之徒,遂与操刃杀人者等,悲乎痛哉。”
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僧孺性坚僻,与李德裕交恶,各立门户,终生不解。”

坚僻的网络释义

坚僻

  • 坚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n pì ,是指固执怪僻。
  • 汉字详情

    jiān [jian]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JC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EG
    四角: 271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臤( 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2)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坚,刚也。——《说文》

    坚,坚土也。——《广雅》

    四为壤五,为坚三。——《九章算术·穿地》

    铠甲不坚。——《韩非子·五蠹》

    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战国策·燕策》

    非不坚利。——《孟子·公孙丑下》

    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砚冰坚。——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坚瓠(坚厚而实心的葫芦。不可剖以盛物,因喻无用的东西);坚冰(多以喻积过成祸,困难重重);坚顽(极其坚硬);坚确(坚硬);坚滑(坚硬滑溜);坚润(坚硬而润泽)

    (4) 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

    坚,强也。——《广雅》

    坚穷廉直。——《吕氏春秋·审分》

    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难势》

    坚闭门而不出。——《庄子·天运》

    (5) 又如:坚巧(牢固而精巧);坚城(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坚勚(结实);坚壁(坚固的墙壁或营垒;坚守壁垒)

    (6) 饱满

    其谷不坚。——《吕氏春秋·贵信》

    (7) 又如:坚成(结实;成熟)

    (8) 坚定;意志、主张不动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9) 又如:坚凝(坚定;坚强;紧凑简练);坚确(心志坚定;土质坚固);坚劲(强而有力;意志坚强不变);坚心(坚定的心志)

    (10) 牢靠,稳定

    坚致为上。——《淮南子·时则》。注:“功,牢也。”

    (11) 又如:坚心(一心);坚附(安定,牢固附着);坚卧(按兵不动)

    (12) 固执

    二曰行辟而坚。——《荀子·宥坐》

    小敌之坚。(坚,硬拼。)——《孙子·谋攻》

    (13) 又如:坚意(执意,决心);坚卧(坚不出仕,隐居);坚秉(坚持);坚僻(固执怪僻)

    名词

    (1) 坚固的东西

    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2) 要塞,堡垒 。如:攻坚

    动词

    加固,使坚固 。如:坚精(固精壮阳);坚白(坚守贞节);坚营(加固营垒)

    副词

    坚持;固执 。如:坚卧烟霞(隐居的意思);坚称

    英文翻译

    hard, strong, firm; resolut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n1 gien1

    宋本广韵

    [pi]
    部首: 221
    笔画: 15
    五笔: WNKU
    五行:
    仓颉: OSRJ
    四角: 20241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说文》

    形容词

    (1)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涉江》

    而荆僻也。——《吕氏春秋·慎行》

    浔阳地僻无音乐。——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僻路(偏僻的小路);僻壤(偏僻的地方);僻小(偏僻狭小);僻穴(偏僻的洞穴);僻陋(偏僻简陋);僻巷(偏僻小巷);僻净(偏僻清静)

    (3) 邪僻

    民之多僻。——《诗·大雅·板》

    (4) 又如:僻王(邪僻不正的国君);僻邪(邪恶);僻事(邪僻之事);僻淫(邪避淫佚);僻乱(邪僻反常,不合正道);僻诡(邪避诡诈);僻错(邪僻乖张)

    (5) 偏执 。如:僻违(乖张,违背常理);僻介(偏执耿直);僻固(偏执,固执);僻陋(性情偏执,见识浅陋);僻鄙(偏执鄙陋);僻愚(僻陋暗昧);僻数(僻陋的技巧);僻滞(偏执拘泥)

    (6) 冷僻 。如:僻书(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僻涩(冷僻晦涩);僻缓(冷僻而非必需);僻隐(冷僻幽隐而不易见);僻事(不是平常习见的典故);僻字

    (7) 怪僻 。如:僻语(怪僻的语言);僻放(怪僻放恣); 僻戾(怪僻暴戾); 僻恣(怪僻而纵恣); 僻谬(乖僻荒谬, 违背正理); 僻违(乖僻不合)

    (8) 歪;斜 。如:僻然(倾侧的样子);僻侧(倾斜)

    名词

    通“嬖”。受宠爱的人

    便僻好色。——《韩非子·八奸》

    英文翻译

    out-of-the-way, remote; unorthodox

    方言集汇

    ◎ 粤语:pik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id5 [东莞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宝安腔] pit7 [海陆丰腔] pit7
    ◎ 潮州话:p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芳辟昔開入聲開口三等pʰĭɛkphjek/ph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