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台

tān tái [ tan tai]
繁体 坍臺
注音 ㄊㄢ ㄊㄞˊ

词语释义

坍台 tāntái

(1) 垮台——多指事业,局面不能继续维持

(of enterprises, etc.) collapse

(2) 丢脸;出丑

lose face;fall into disgrace

词语解释

  1. 方言。丢脸;出丑。

    《官场现形记》第三回:“ 翩仞 哥不是外人,説出来实在坍臺得很!”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这样使得那个摆臭架子的检察官吓得面色苍白,哑口无言,尽 上海 人所谓‘坍台’之能事(用国语说来,便是‘丢脸’)!” 高晓生 《陈奂生包产》:“白跑一趟,空着手回来,就坍台了。”

  2. 垮台。

    茅盾 《子夜》十一:“看涨上了,我就抛出去,一直逼到 吴老三 坍台,益中公司倒闭。” 谢觉哉 《不惑集·鼓起劲就不得了》:“那位中学生看到合作社没有会计就要坍台,他就‘牺牲’升学,干起会计来。”

引证解释

⒈ 方言。丢脸;出丑。

《官场现形记》第三回:“翩仞哥不是外人,説出来实在坍臺得很!”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这样使得那个摆臭架子的检察官吓得面色苍白,哑口无言,尽上海人所谓‘坍台’之能事(用国语说来,便是‘丢脸’)!”
高晓生《陈奂生包产》:“白跑一趟,空着手回来,就坍台了。”

⒉ 垮台。

茅盾《子夜》十一:“看涨上了,我就抛出去,一直逼到吴老三坍台,益中公司倒闭。”
谢觉哉《不惑集·鼓起劲就不得了》:“那位中学生看到合作社没有会计就要坍台,他就‘牺牲’升学,干起会计来。”

坍台的国语词典

垮台。指事业、局面不能维持。

坍台的网络释义

坍台

  • 坍台,汉语词汇。
  • 拼音:tān taí
  • 释义:1、方言。丢脸;出丑。2、指垮台,多指事业,局面不能继续维持。
  • 坍台造句

    他在他们的眼光里是坍台了;他在贫民前面丢了体面和地位。
    一堵坍台的墙压倒在埋郁金香的地方,覆盖住了那些球根。
    他曾经是自己公司的总经理,因此要他去为别人工作他一定觉得很坍台。
    像一包送出去洗濯的衣服一般!耶稣基督的仆人竟这样坍台地从窗户口缒下去!
    喂喂喂——我说老白,作为队长你能别这么坍台行不行啊,见个人就上去搭讪太掉咱们小队身价了好吗?……
    唐轶不敢多言张望,和那几位道童跪在一起,银童子自走向坍台下立于右边。
    看到自己的两名同伴表现都如此坍台,作为他们小队队长的“白刃入空手”。

    汉字详情

    tān [tan]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M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BY
    四角: 47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水冲岸塌;引申为倒塌 。如:坍江(江水泛滥淹没田地);坍塌(倒塌)

    (2) 引申指衰颓,凋敝

    过惯了好日子,一朝坍下来,真受苦。——丁玲《母亲》

    英文翻译

    collapse; landslid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tan1 [东莞腔] tak7 [客英字典] tam1 tan1 [宝安腔] tan1 [台湾四县腔] tam1 [海陆丰腔] tam1
    ◎ 潮州话:胎安1(贪) 多安1(丹),tang1 dang1(thang t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酣平聲開口一等tʰɑmtham
    tái,tāi [tai]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C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R
    四角: 23600

    详细解释

    tāi

    名词

    (1) 地名。“台州”的简称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为台州,以境内天台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省临海县。元改为路,明改为府

    南发交广东温台。——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二首》

    (2) 另见 tái

    tái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 ))

    (2) 三台。星名。古代用三台来比喻三公 。如: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意为职位显要);台宿(三台星);台光(三台星光);台阶(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台斗(比喻宰辅重臣);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台臣(指宰辅重臣)

    (3)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后作“鲐”

    黄台背,以引以翼。——《诗·大雅·行苇》

    (4)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至,从之,从高省,与室屋同意。按积土四方高丈曰台,不方者曰观曰阙。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2) 同本义

    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可以处台榭。——《礼记·月令》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台阁相向。——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守台军士。——《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台门(古代诸侯所筑用来了望守卫的土堆高台);台榭(垒土高起的平方地叫台,台上的亭子叫榭);台阁(台榭楼阁);台观(楼台宫观);台下(台榭的下面);台馆(楼台馆阁)

    (4) 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地面的或地板的) 。如:站台;讲台;检阅台;台城(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台门(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为台基,故称)

    (5) 器物的底座 。如:台盏(一种酒盏,有托盘);砚台;镜台;灯台;船台;锅台;烛台

    (6) 站;单位

    今从宽将贾赦发往台站效力赎罪。——《红楼梦》

    (7) 又如:气象台;电视台

    (8)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

    台,侍也。——《广雅·释诂一》

    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服注:“给台下征召也。”

    (9) 又如:台讳(对人官名的尊称);台坐(敬辞。坐于尊位);台表(敬辞。用于称呼人的字);兄台;台鉴(请对方阅览的敬词);台屏(敬辞。尊称对方的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安(敬辞。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对收信人的问候);台候(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台席(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10) 莎草

    南山有台, 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11) 古代中央官署名

    尚书初入台为郎中。——《汉官仪》

    台谒当以属礼。——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台,御史台,作状语)。又如:台垣(高级官署);台辅(高级官署或官位);台臣(台阁之臣,国家的大臣;谏官);台官(官名。汉代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后世因此又称尚书或御史为台官);台郎(尚书郎);台省(汉时称尚书为台省。因尚书省的办事处中台在禁省中而得名)

    (13) 台湾省的简称 。如:台胞

    (14) 姓

    量词

    (1) 用于某些机器。 如: 一台车床; 一台拖拉机

    (2) 舞台上一次完整的演出。如: 一台话剧; 两台戏对唱

    名词

    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他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像台的家具,用于家庭生活或某种工作 。如:手术台;梳妆台;写字台;台历;台球台;乒乓球台

    名词

    (1) 台风的简称 。 如:请大家注意收听当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注意防台抗台

    (2) 另见 tāi

    英文翻译

    platform; unit; term of add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toi4
    ◎ 潮州话:t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ji/jiob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