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厢

fāng xiāng [ fang xiang]
繁体 坊廂
注音 ㄈㄤ ㄒ一ㄤ

词语释义

古代城市区划,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因以"坊厢"泛指市街。

词语解释

  1. 古代城市区划,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因以“坊厢”泛指市街。

    《水浒传》第三回:“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隣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俺们也是从征的。听説这坊厢里有箇 花弧 ,教俺们来催发他一同走路。”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城市区划,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因以“坊厢”泛指市街。

《水浒传》第三回:“一面教拘集郑屠家隣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
明徐渭《雌木兰》第一出:“俺们也是从征的。听説这坊厢里有箇花弧,教俺们来催发他一同走路。”

坊厢的国语词典

城治地方的区画,城中称为「坊」,近城称为「厢」。

坊厢的网络释义

坊厢

  • 坊厢,读音是fāng xiāng,汉语词语,泛指市街。
  • 汉字详情

    fāng,fáng [fang]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HS
    四角: 40127

    详细解释

    fāng

    名词

    (1) (形声。从土,方声。本义: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

    (2) 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

    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唐元典》

    坊隅众人,慌忙拢来。——《水浒传》

    (3) 又如:坊隅(街巷,街坊);坊厢(古代城市区划,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坊市(街市);坊郭(城郭市街)

    (4) 官署名 。隋代太子官署有左右坊、门下坊、典书坊等,唐以后易为太子左春坊、右春坊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宋·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5) 又如:坊局(詹事府属下的左、右春坊和司经局的合称)

    (6) 牌坊 。如:三元坊;贞节坊

    (7) 铸造器物的土模

    (8) 店铺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孟元老《东京孟华录》

    (9) 又如:坊肆(商店);坊店(店铺);坊贾(书商)

    (10) 别屋;专用的房舍

    里边有十数家,都是开坊子吃衣饭的。——《金瓶梅词话》

    (11) 又如:坊子(妓院;私娼的屋子);坊陌(妓女居所名);坊曲(唐代妓女居住的地方。也指小街曲巷)

    (12) 古州名 在今陕西省黄陵县

    (13) 另见 fáng

    fáng

    名词

    (1) 同“防”。堤防

    祭坊与水庸,事也。——《礼记·郊特牲》

    大为之坊,民犹逾之。——《礼记·坊记》

    长城钜坊,足以为塞。——《战国策·秦策》

    (2)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

    小号店在这里,后边还有栈房,还有作坊。——《老残游记》

    (3) 又如:染坊;粉坊;磨坊;碾坊;油坊;谷坊

    动词

    (1) 通“防”。防止;防范

    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礼记·坊记》

    (2) 另见 fāng

    英文翻译

    neighborhood, urban subdivision; (J) priest's residence; (Buddhist) priest; boy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f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1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宝安腔] fong1 [陆丰腔] fong3
    ◎ 潮州话:何汪1(风) 何汪5(防),huang1 hu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
    xiāng [xiang]
    部首: 206
    笔画: 11
    五笔: DSHD
    五行:
    吉凶:
    仓颉: MDBU
    四角: 712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厂( hǎn)相声。从厂,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廊)

    (2) 同本义

    厢,廊也。——《说文新附》

    室有东西厢曰庙。——《尔雅·释宫》。孙注:“厢,夹室前堂。” 李注:“厢,谓宗庙殿有东西小堂也。”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徘徊东西厢,孤妾谁与俦。——唐· 韦应物诗

    (3) 厢房,在正房前面两侧的房屋

    吕后侧耳于东厢听。——《汉书·周昌传》。师古曰:“正寝之东西室皆曰箱,言似箱箧之形。”

    月暗西厢,凤去秦楼。——元· 王实甫《西厢记》

    东厢扶案。——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东厢;西厢;厢房;厢库(纸扎的房屋);厢悬(古代礼乐制度。悬钟磬类乐器于厢室中)

    (5) 堂屋的东西墙

    蒺藜蔓乎东厢。——《楚辞》

    (6) 边;旁

    怕不是我身厢有甚么缠魂不定?——汤显祖《南柯记》

    (7) 又如:两厢;这厢;那厢;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8) 宋代划分京城地区为若干厢,相当今日的区 。如:厢禁军(对厢军、禁军的混合称呼;泛指士兵)

    (9) 靠近城的地方为厢 。如:关厢;城厢;厢村(城郊的乡村)

    (10) 车厢

    于是先生乃舒虹霓以蕃尘,倾雪盖以蔽明,倚瑶厢而徘徊,总众辔而安行。——阮籍《大人先生传》

    (11) 用同“箱”。箱箧

    又把豆子磨了一厢豆腐,也都卖了。——《儒林外史》

    打开这药厢,将小舍人放在里面。——纪君祥《赵氏孤儿》

    (12) 又如:厢子(箱子);一厢豆腐

    (13) 类似厢的隔间 。如:包厢; 车厢

    动词

    (1) 镶嵌。用同“镶”

    阶檐上,真个放着一柄金厢白玉珪。——《西游记》

    (2) 又如:厢嵌(镶嵌)

    (3) 用花边、滚边、带、条子给…装 。用同“镶”

    以白鹿纸厢边,不可用绢。——文震亨《长物志·装贴》

    (4) 又如:厢白旗(镶白旗。清代八旗之一);厢红旗(镶红旗。清代八旗之一);厢黄旗(镶黄旗。清代八旗之一)

    英文翻译

    side-room, wing; theatre box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 客家话:[东莞腔] siong1
    ◎ 潮州话:siên1/sion1 (sieⁿ)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