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皮

dì pí [ di pi]
注音 ㄉ一ˋ ㄆ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地皮 dìpí

(1) 供建筑用的土地

land for building site

(2) 地的表面

阴雨天地皮潮湿
surface of ground

词语解释

  1. 地的表面。

    唐 韩愈 《游城南·题于宾客庄》诗:“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宋 王禹偁 《苦热行》:“我闻胡上长飞雪,此时日晒地皮裂。”《水浒传》第七七回:“这 李逵 轮两把板斧, 鲍旭 仗一口寳剑, 项充 、 李衮 各舞蛮牌遮护,却似一团火块从地皮上滚将来。” 艾芜 《山野》第二部一:“每年都有人来采摘茶子,拿去磨油,地皮也就踏得不易丛生杂草。”

  2. 指土地。

    《中国歌谣资料·醒世歌》:“五月榴花照眼明,满朝都是老先生。不好武来只好文,个个没良心。噯兄弟吓! 中国 地皮送乾净。” 萧军 《八月的乡村》十:“谁也不乐意尽守在一块死地皮上。”

  3. 比喻民财。与“捲”、“刮”等连用,比喻搜刮民财。

    唐 卢仝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客谢井》:“ 扬州 恶百姓,疑我捲地皮。”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那河边水价,网畔鱼租,处处堪归袖,直把地皮捲到海边头,满载回来对半抽。” 李大钊 《现在与将来》:“试看那强盗军阀,那个不是忙着搜括地皮,扣侵军饷。” 巴金 《灭亡·李冷和他的妹妹》:“父亲 李成龙 是 清朝 的一个大官僚,做过 两湖 总督,确实刮了不少的地皮,积了一份很大的财产。”

  4. 特指供建筑用的土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他上条陈时,原是看定了一片官地,可以作为基址的;此番他来时,又叫人把那片地皮量了尺寸四至,草草画了一个图带来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义信 最近来信说,厂址不好找,地皮贵。”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修井时,讲好他出地皮,小户出工,井归大伙使。”

引证解释

⒈ 地的表面。

唐韩愈《游城南·题于宾客庄》诗:“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宋王禹偁《苦热行》:“我闻胡上长飞雪,此时日晒地皮裂。”
《水浒传》第七七回:“这李逵轮两把板斧, 鲍旭仗一口寳剑, 项充、李衮各舞蛮牌遮护,却似一团火块从地皮上滚将来。”
艾芜《山野》第二部一:“每年都有人来采摘茶子,拿去磨油,地皮也就踏得不易丛生杂草。”

⒉ 指土地。

《中国歌谣资料·醒世歌》:“五月榴花照眼明,满朝都是老先生。不好武来只好文,个个没良心。噯兄弟吓! 中国地皮送乾净。”
萧军《八月的乡村》十:“谁也不乐意尽守在一块死地皮上。”

⒊ 比喻民财。与“捲”、“刮”等连用,比喻搜刮民财。

唐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客谢井》:“扬州恶百姓,疑我捲地皮。”
清李渔《蜃中楼·点差》:“那河边水价,网畔鱼租,处处堪归袖,直把地皮捲到海边头,满载回来对半抽。”
李大钊《现在与将来》:“试看那强盗军阀,那个不是忙着搜括地皮,扣侵军饷。”
巴金《灭亡·李冷和他的妹妹》:“父亲李成龙是清朝的一个大官僚,做过两湖总督,确实刮了不少的地皮,积了一份很大的财产。”

⒋ 特指供建筑用的土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他上条陈时,原是看定了一片官地,可以作为基址的;此番他来时,又叫人把那片地皮量了尺寸四至,草草画了一个图带来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义信最近来信说,厂址不好找,地皮贵。”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修井时,讲好他出地皮,小户出工,井归大伙使。”

地皮的国语词典

地的表面。

地皮的网络释义

地皮

  • 地皮指可供开发利用的建筑地段或场地。是土地使用中一种通俗的用语。
  • 地皮的翻译

    英语: lot, section of land, ground
    法语: terrain à bâtir, terrain bâti

    地皮造句

    这十多间屋子,从买地皮,到建筑竣工,都由他一手包办。
    连胜文提社子岛设自经区柯办炒地皮的烂题材。
    于是,李爹爹向早点摊要了个塑料袋,径直来到村后的龙霓山,他先沿着山坡转了一大圈,却只采到几个地皮菜,于是沿着山脊上山,继续寻找。
    黑龙建业的训练基地座落在省会哈市的郊区,这里原本是一片空旷的荒地,算的上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黑龙建业却偏偏选择了这块地皮作为训练基地。
    反“四风”不可能只是一阵风,也不会“雨过地皮湿”。
    扎紧“制度的篱笆”,就是要让作风建设的经验固化下来,防止“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
    我们从小一起张大,可谓总角之交,情谊深长,可惜是我无能,只给他打下十一个行省的地皮。
    尉迟恭一听火起来,太大,圈五十丈地皮,算碰顶啦。
    清明节,嫩芽争先冒树梢,绿草悠悠地皮长,正是踏青好时节,朋友相约出去跑,欣赏美景有乐道,心态向上才更好,祝福送你平安到,愿你一生都安好,清明节快乐。
    小草是那样的向往着春天,它的心因春的温暖而萌动,它不懈的努力着、挣扎着,哪怕拱开一道微小的缝隙,它都会不屈不挠的向外伸展着,直到它把那在严冬时就已孕育好的萌芽拱出地皮……
    这里盛产咸猪蹄、茅山老鹅、野山菇、地皮菜。
    这样建一起挺好,那国洪你记得找地皮。
    韭菜素炒,跟地皮菜、银耳、豆干、蘑菇都很搭,荤炒则适宜搭配螺蛳、河蚌、虾仔、鸭血。
    牲口拉着耠子在那松软的地皮上串出了沟,点上了种子,在种子上用“抹棍。
    嗯?您转让学校,给您的钱合适就行了,干嘛要问我干什么用的呢?我要说放着等地皮涨钱,您信吗?
    周润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开始买豪宅、炒地皮,目前物业分布在全港各地。
    你要是刮地皮,土地爷都得刮你家里去!
    凉拌野菜,红烧野鸡、野兔、土鸡,山韭菜、地皮菜炒土鸡蛋,清炒本地香菇、木耳,和锅小米饭、和子饭。
    就在山元在蓬莱山上刮地皮的时候,洪荒大地出现意见大事。
    他向重庆晚报记者展示了他的食谱,足有二三十种,如折耳根、野葱、荠菜、蕨菜、血皮菜、地皮菜、野油菜、马齿苋等。

    汉字详情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地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