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卫星

dì qiú tóng bù wèi xīng [ di qiu tong bu wei xing]
注音 ㄉ一ˋ ㄑ一ㄡˊ ㄊㄨㄥˊ ㄅㄨˋ ㄨㄟˋ ㄒ一ㄥ

词语释义

简称“同步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该卫星每天在相同时间飞经相同地方的上空。同步轨道中使用最多的是倾角为零的对地静止轨道,故有时也将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称为“静止卫星”。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其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3颗通讯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地球同步卫星的网络释义

地球同步卫星

  •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其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3颗通讯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 汉字详情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
    qiú [qiu]
    部首: 436
    笔画: 11
    五笔: GF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GIJE
    四角: 131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求声。本义:美玉)

    (2) 同本义

    球,玉磬也。——《说文》。按,古以为磬,亦为笏,亦为刀室饰。

    球琳琅珰。——《书·禹贡》。郑注:“美玉也。”

    天球。——《书·顾命》。郑注:“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

    (3) 如:球琳(球与琳,都是美玉名);球玉(美玉);球琲(玉串);球府(玉府。古代皇室藏宝之府库);球琳器(比喻贤才);球璧(泛指珍宝);球玉(玉磬);球音(玉磬的声音);球琳(玉磬)

    (4) 同“毬”。鞠, 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具。今泛指某些圆球形的体育用品 。如:篮球;足球;乒乓球。亦指球类运动

    (5) 以半圆的直径为轴,使半圆旋转一周而成的立体 。如:球体

    (6) 泛指球形或接近球形的物体 。如:眼球;气球;棉球;球球(兽角弯曲貌)

    (7) 指星球 。如:月球;地球;球籍(指生存地球上的资格)

    (8) 通“捄”。法

    受大球小球,为下国缀旒。——《诗·商颂·长发》

    英文翻译

    ball, sphere, globe; r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东莞腔]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客语拼音字汇] kiu2 [陆丰腔] kiu3 [宝安腔]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bu]
    部首: 447
    笔画: 7
    五笔: HIR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LMH
    四角: 212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2)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4) 以脚步测量远近 。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5) 按照,跟着;跟随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浣溪沙》

    (6)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7) 踏 。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8) 推算;测算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9)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名词

    (1) 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3)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5)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6) 步兵(诸兵种之一)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7)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8) 时运,命运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9)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10) 埠 ,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11) 姓

    量词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英文翻译

    step, pace; walk, stroll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沙头角腔] pu5 [东莞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客英字典] pu5 [台湾四县腔] pu5 [客语拼音字汇] pu4 [宝安腔] pu3 [陆丰腔] p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故去聲開口一等bʰuboh/buh
    wèi [wei]
    部首: 215
    笔画: 3
    五笔: B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LM
    四角: 17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2) 同本义

    卫,宿卫也。——《说文》

    卫护也。——《玉篇》

    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

    备一夕之卫。——《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卫籍(军籍);守卫(防守保卫);自卫(保卫自己);捍卫(保卫);卫守(保卫防守);卫助(保卫协助);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卫侍(保卫侍奉);卫社(保卫国家);保家卫国;卫卒(护卫的兵卒);卫养(保护安抚);卫从(护卫侍从);卫蔽(卫护遮掩)

    (4) 防护使之不受危险 。如:卫奉(守护侍奉)

    (5) 谋求

    有货,以卫身也。——《国语·鲁语下》

    名词

    (1) 卫士,保镖 。如:卫帮(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2) 担任卫护、防守之职的人

    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 吕、 却之难。——《左传》

    (3) 周代京师以外的行政区域之一

    过了半年,松潘卫边外生番与内地民人互市,因买卖不公,彼此吵闹起来。——《儒林外史》

    (4) 驴的别称

    南中丞卓,吴楚游学十余年,衣布缕,乘牝卫,薄游 上蔡。——《云溪友议》

    (5) 箭羽

    楚熊渠子出,见寝石,以为伏虎,将弓射之,矢没其卫。——《论衡·儒增》

    (6) 卫生的简称 。如:环卫部门

    (7) 古国名 。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君,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

    之晋过 卫。——《吕氏春秋·慎行论》

    宋、 卫、 中山。—— 汉· 贾谊《过秦论》

    (8) 边陲,边远的地方

    侯卫之班,藩服之职。——《文选》

    (9) 水名 。源出河北省灵寿县东北,南流至县东南,合滹沱河

    恒、 卫既从,大陆既作。——《书·禹贡》

    (10) 肢体

    四卫变强。——《吕氏春秋》

    (11) 姓。如:卫青(汉武帝时的大将军,在讨匈战争中,屡立战功);卫夫人(晋卫恒从女,李矩妻,也称“李夫人”。善书法。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为她所传授)

    英文翻译

    guard, protect, defen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6

    宋本广韵

    xīng [xing]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T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HQM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2)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3)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4)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 。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5) 天文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7)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

    (8)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 。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9)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 。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10) 用以表示等级 。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11) 星相术 。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12)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 。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13) 姓

    形容词

    (1) 形容多而分散的 。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2) 斑白。多指鬓发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 王伯大《赠戴石屏》

    (3)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4)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 。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5)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 。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

    英文翻译

    a star, planet; any point of l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1 si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en1 sin1 si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梅县腔] sen1 siang1 sin1 [陆丰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xin1 [海陆丰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宝安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sieŋ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