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棍

dì gùn [ di gun]
注音 ㄉ一ˋ ㄍㄨㄣˋ

词语释义

地痞。

词语解释

  1. 地痞。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兰若庵 僧 慧远 ,具控伊徒尼僧 心远 被地棍 权勿用 奸拐霸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六年十月十二日》:“是晚问船家:‘该邑城乡间有地棍地霸为害於一乡者否?’答云:‘先前原有,近来却无,地方极为安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有一天差役拿了个地棍来回他,他连忙升了公座,那地棍还没有带上来,他就‘混帐羔子’‘忘八蛋’的一顿臭駡。” 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我又没有本事去作地棍巴结官府,又没有法子去作捐商,盘剥细民。”

引证解释

⒈ 地痞。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兰若庵僧慧远,具控伊徒尼僧心远被地棍权勿用奸拐霸佔。”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六年十月十二日》:“是晚问船家:‘该邑城乡间有地棍地霸为害於一乡者否?’答云:‘先前原有,近来却无,地方极为安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有一天差役拿了个地棍来回他,他连忙升了公座,那地棍还没有带上来,他就‘混帐羔子’‘忘八蛋’的一顿臭駡。”
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我又没有本事去作地棍巴结官府,又没有法子去作捐商,盘剥细民。”

地棍的国语词典

地痞流氓。

地棍的网络释义

地棍

  • 地棍是出自《儒林外史》的一个意为地痞词语。
  • 地棍造句

    远处小铃铛足下地棍勃然大怒,骂道死炉子,来这修罗道,我大气都不敢出,装一根普通的棍子装到现在,你竟然就这样把我出卖了。
    地棍失了主人,急忙飞回小雨的随身包裹中。
    盖南洋群岛多有不肖之徒,勾通地棍,诱致壮丁,见有贫困者,初则啖以微利,诱以甘言,谓当携往善地经商,可得重值。
    书生落榜,撼地棍晃,不负一世凄清、凉惘……
    对于平时的地棍、窝主及生面可疑之人认真盘查,城堡从今天起,谢绝来往过客,原来盘垣在此地的也不能离开,经查身份无误的听候堡主府的调度和安排。
    俗称无赖之徒为棍徒、地棍、土棍、痞棍,民俗以棒为棍,言其凶恶,如以棍棒击人。
    彭公子脸色顿时不好看了,豪门公子的雍容华贵没显示出多少,反倒是一副地棍流氓嘴脸,一把抓向刘大户脖领,恶声恶气道“本公子在和你说话呢!”。

    汉字详情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
    gùn [gun]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JXX
    五行:
    仓颉: DAPP
    四角: 46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棍棒

    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

    (2) 又如: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3) 品行很坏的人

    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

    (4) 又如: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老光棍);讼棍;棍徒(恶棍,无赖之徒);棍骗(无赖,拐骗);棍蠹(无赖汉)

    英文翻译

    stick, cudgel; scoundre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3
    ◎ 客家话:[梅县腔] gun5 [宝安腔] gun5 [东莞腔] gun5 [海陆丰腔] gun5 [客英字典] gwun5 [陆丰腔] gun5 [客语拼音字汇] gun4 [沙头角腔] gun5 [台湾四县腔] g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本上聲合口一等ɣuənghuonx/hu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