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埂
注音
ㄒㄨ ㄍㄥˇ
词语释义
围水的堤堰。出自《承议郎淮南西路转运判官方公行状》。
词语解释
围水的堤堰。
茹志鹃 《鱼圩边》:“﹝ 小虎 ﹞一气就把粪筐朝地上狠狠一摔,自己就在圩埂上坐了下来。”
引证解释
⒈ 围水的堤堰。
引茹志鹃《鱼圩边》:“﹝小虎﹞一气就把粪筐朝地上狠狠一摔,自己就在圩埂上坐了下来。”
圩埂的网络释义
圩埂
圩埂造句
养鸡场通过围垦一片百余亩滩涂而形成,暴雨致使养鸡场内涝成灾,鸡舍悉数被淹,万余只蛋鸡全都集中在地势稍高的圩埂之上。
史家,又称为“倒骑龙史家”,传说古时有一条龙倒飞进入村庄还拱塌了一道圩埂,人家便称为倒骑龙史家。
鸡舍坐落在茂密的杨树林中,如今,连续几天的大雨致使养鸡场内涝成灾,鸡舍悉数被淹,万余只蛋鸡全都集中在地势稍高的圩埂之上。
环升金湖两公里范围都是农田,农田跟升金湖水只隔着一条圩埂。
突然想起,多年前大学毕业,一群人跑到学校前的护城河圩埂上。
记者注意到,基地三面环水,一面与相邻农田有宽阔的圩埂相间,构成天然的隔离带,建立了独立的排灌系统,杜绝了农业生产施药期、防汛期外围水源的污染。
打桩队分两队在圩埂上进行双向打桩演练,另一支民兵突击队伍则进行抢险演练。
从镇政府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圩埂前行半个小时,记者来到位于南漪湖畔一个叫“避风港”的小渔村。
一条长长的圩埂上,每户人家都有一个或两个这样的高高的床铺,延伸成一道奇特的水上景观,过着鸟巢一般的巢居生活。
在金坛建昌镇排年圩埂村,贺锁庆和周玉云的老房子已经翻建了两层小楼,但现在一直空置着,与周围其他村民家的房子比,已显得破落了。
田埂上荒草没路,是深秋之景,季节在寒露与霜降之间,圩埂上大片野菊,慢慢开了,谢了……梦境里一人也无,只有自己,不孤单。
孙洪留的家乡在金坛市西北部的建昌圩埂村,一个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徐梅生和男同志一起整日整夜地守在圩埂上,吃住都在大圩防汛指挥部。
汛期快到了,村里的圩埂需要加固了。
有一年,我沿着圩埂,走很远的路放牛,路遇另一条大河,目睹无数被砍断的鸡头杆自上游顺流而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wéi
名词
(1) (形声。从土,于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2) 同本义 。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统称“圩垸”
圩,圩岸。——《字汇》
(3) 又如:圩丁(修筑圩田的人);圩户(耕种圩田的农户);圩防(堤坊,堤堰);圩长(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圩埂(围人的堤堰);圩墙(用土石筑成的围绕村镇的墙)
(4)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也作“围子” 。如:土圩子;树圩子
(5) 凹,中央低而四周高 。如:圩邪(低洼的地方);圩顶(头顶凹陷。指人的头部中央低而 四旁高)
动词
(1) 筑圩防水
近水居民,又从而圩之田之,而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湖广水利论》
(2) 另见
xū
名词
(1) 湘、赣、闽、粤等地区的农村集市(古书中作“虚”) 。如:赶圩(赶集);圩埠(市集码头)
(2) 另见
英文翻译
dike,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jyu4 wai4
◎ 客家话:[梅县腔] hi1 j2 [台湾四县腔] hi1 ji2 [客英字典] ji2 [海陆丰腔] hi1 ri2
◎ 潮州话:污1(呜),u1 ,he1(hur) [潮阳]hu1
◎ 客家话:[梅县腔] hi1 j2 [台湾四县腔] hi1 ji2 [客英字典] ji2 [海陆丰腔] hi1 ri2
◎ 潮州话:污1(呜),u1 ,he1(hur) [潮阳]h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虚 | 去魚 | 溪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kʰĭo | khio/qi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更声。本义:小坑)
(2) 同本义
埂,秦谓坑为埂。——《说文》
埂,小坑也。——《玉篇》
(3) 假借为“防”。堤封,用泥土筑起来的堤防 。如:埂堰;隄埂
(4) 长条形的突出地面的地方 。如:土埂;山埂
(5) 田埂,田与田之间便于人走路或蓄水用的高起的长条地方
英文翻译
ditches for irrigation; hol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2
◎ 客家话:[东莞腔] gang3 [客英字典] ge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ang3 [宝安腔] gang3 [海陆丰腔] gien5
◎ 潮州话:gên1 gên2(keⁿ kéⁿ)
◎ 客家话:[东莞腔] gang3 [客英字典] ge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ang3 [宝安腔] gang3 [海陆丰腔] gien5
◎ 潮州话:gên1 gên2(keⁿ k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庚 | 古行 | 見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rang/keang | kɐ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