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冠

huán guān [ huan guan]
注音 ㄏㄨㄢˊ ㄍㄨㄢ

词语释义

1.儒者戴的圆形帽子。也叫鹬冠。

词语解释

  1. 儒者戴的圆形帽子。也叫鹬冠。

    《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屨者,知地形。”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鷸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参见“ 圆冠方领 ”。

引证解释

⒈ 儒者戴的圆形帽子。也叫鹬冠。参见“圆冠方领”。

《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屨者,知地形。”
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鷸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

圜冠的网络释义

圜冠

  • 圜冠,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 古时儒士戴圆帽,称为“圜冠”。
  • 汉字详情

    huán,yuán [huan,yuan]
    部首: 335
    笔画: 16
    五笔: LLGE
    五行:
    吉凶:
    仓颉: WWLV
    四角: 60732

    详细解释

    huán

    动词

    (1) (形声。从囗 wéi,睘( qióng)声。本义:围绕)同本义。通“环”

    火似圜。——《周礼·考工记·画缋》

    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汉书·贾谊传》

    圜流九十里。——《列子·说符》

    欲内圜凿。——《史记·孟荀传》

    余圜视大骇。——唐· 柳宗元《梓人传》

    (2) 又如:圜山(环山)

    (3) 另见 yuán

    yuán

    名词

    (1) 同本义

    圜,天体也。——《说文》。按,浑圆为圜,平圆为圆。圆之规为圆。

    圜,天道也。——《吕氏春秋·圜道》注

    大圜在上。——《吕氏春秋·序意》。注:“天也。”

    乾为天,为圜。——《易·说卦》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楚辞》

    (2) 又如:圜邱(圜丘);圜方(指天地);圜宰;圜道(天道)

    (3) 牢狱

    司圜中士六人。——《周礼》

    (4) 又如:圜土(牢狱);圜扉(狱门);圜墙(牢狱);圜门(圆门;狱门)

    (5) 圆

    圜,一中同长也。——《墨子·经上》

    刓方以为圜兮。——《楚辞·九章·怀沙》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圜:同圆)。——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圜法(测量圆的方法);圜率(圆周率)

    (7) 钱币

    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汉书·食货志下》

    (8) 又如:圜好(王莽时所造货币上的圆孔);圜货(钱币);圜钱(古代钱币)

    形容词

    (1) 圆的,圆形的

    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周礼·大司乐》

    圜者中规,方者中矩。——《周礼·考工记》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楚辞》

    (2) 又如:圜陈(圆形兵阵);圜冠(儒者戴的圆形帽子);圜舍(圆形小屋)

    (3) 另见 huán

    英文翻译

    circle, surround; encircl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waan4
    ◎ 客家话:[梅县腔] fan2 jan2 [海陆丰腔] fan2 ren2 [客英字典] fan2 jen2 [陆丰腔] fan3 [客语拼音字汇] van2 [宝安腔] jen2 | wan2 [台湾四县腔] fan2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關刪合平聲合口二等ghruan/hoanɣwan
    guān,guàn [guan]
    部首: 218
    笔画: 9
    五笔: PFQ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UI
    四角: 37214

    详细解释

    guān

    名词

    (1) (会意。从“冖”( 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冠,弁冕之总名也。——《说文》

    冠至尊也。——《礼记·问丧》

    缁布冠。——《仪礼·士冠礼》。注:“今小吏冠。”

    凡甸冠弁服。——《周礼·司服》

    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冠盖相望,乘坚策肥。——汉· 晁错《论贵粟疏》

    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明史·海瑞传》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衣冠整齐;怒发冲冠;二十而冠;冠礼;冠巾;冠玉(帽子上装饰的美玉。后多用来指代美男子);冠佩(帽子与佩玉。亦指官吏士绅);冠绶(礼帽与印绶)

    (4) 顶端  。如:群芳之冠;冠石(以三石为足而耸立于地的大石)

    (5) 指突起像帽子的东西 。如:树冠;花冠;冠珥(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冠锈病

    (6) 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加丁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7) 如:鸡冠

    (8) 另见 guàn

    guàn

    动词

    (1) 戴;戴帽子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沐猴而冠;冠带(戴帽系带子。借指穿着官服);冠巾(戴上帽子、头巾);冠狗(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

    (3)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史记·萧相国世家》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冠带医生(大医院有称职的医生);冠首(位居于众人之上);冠绝(遥居首位);冠伦(盖过同辈)

    (5) 加在前头 。如:冠头(加在前头);冠序(在书前加序言);冠篇(写序言);冠以题辞

    名词

    (1)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弱冠弄柔翰。——左思《咏史》

    (2) 又如:冠字(古代男子二十岁而冠,并赐以字);冠士(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冠子(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冠岁(男子二十岁);弱冠(刚成年);冠者(指成年人)

    (3) 排于首位的事例 。如:冠部(吏部。古代中央设六部,以吏部为首);冠族(显贵的豪门世族);冠首(首位)

    (4) 胜利的奖赏或荣誉的标志,尤指代表运动中获得冠军的称号 。如:夺冠

    (5)冠词的简称

    (6) 另见 guān

    英文翻译

    cap, crown, headg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gu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n5 gon1 [客英字典] kwan5 gwon1 kwan1 [宝安腔] g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gon1 [梅县腔] gwon1 [东莞腔] gon5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on4 guon1 guon4 [陆丰腔] gon1 [梅县腔] gwon5
    ◎ 潮州话:guang1 guang3 (kuang kùang) 「潮州」 guêng1 gu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