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臣

yǔ chén [ yu chen]
注音 ㄩˇ ㄔㄣˊ

词语释义

古时臣下自谦之词,犹言贱臣。

词语解释

  1. 古时臣下自谦之词,犹言贱臣。

    《左传·哀公三年》:“夫子有遗言命其圉臣曰:‘ 南氏 生男,则以告於君与大夫而立之。’” 杨伯峻 注:“圉臣, 正常 自谦之称……犹言贱臣也。”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臣下自谦之词,犹言贱臣。

《左传·哀公三年》:“夫子有遗言命其圉臣曰:‘ 南氏生男,则以告於君与大夫而立之。’”
杨伯峻注:“圉臣, 正常自谦之称……犹言贱臣也。”

圉臣的网络释义

圉臣

  • yǔ chén ㄧㄩˇ ㄔㄣˊ
  • 圉臣
  • 古时臣下自谦之词,犹言贱臣。《左传·哀公三年》:“夫子有遗言命其圉臣曰:‘ 南氏 生男,则以告於君与大夫而立之。’” 杨伯峻 注:“圉臣, 正常 自谦之称……犹言贱臣也。”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35
    笔画: 11
    五笔: LFU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WGTJ
    四角: 604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圉,囹圉,所以拘罪人也。——《说文》

    圉,禁也。——《尔雅》

    不圉我哉!——《周书·宝典》。注:“圉,禁也。”

    终莫之圉。——《太玄·卷三疆》。注:“圉,止也。”

    守圉之国,用盐独甚。——《管子·轻重甲》

    其来不可圉。——《庄子》

    (2) 养马

    不有行者,谁扞牧圉?——《左传》

    (3) 通“御”( )。抵挡,防御

    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诛。——《墨子·明鬼下》

    其来不可圉。——《庄子·缮性》

    瘖者可使守圉。——《淮南子·主术》

    名词

    (1) 监狱

    小圉不下十数。——银雀山汉墓竹简《尉缭子》

    (2) 又如:圉空(圄空,牢空着)

    (3) 养马的地方

    (4) 养马的人

    马有圉,牛有牧。——《左传·昭公七年》

    (5) 又如:圉人(《周礼》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泛称养马的人);圉牧(饲养牛马的人)

    (6) 边境

    孔棘我圉。——《诗·大雅·桑柔》

    亦聊以固吾圉也。——《左传》

    英文翻译

    stable, corral, enclosure; frontier, b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 客家话:[梅县腔] ngi3 [宝安腔] ngi3 [客英字典] ngi3 [海陆丰腔] ng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n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巨上聲開口三等ŋĭongiox/ngivv
    chén [chen]
    部首: 602
    笔画: 6
    五笔: AH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LSL
    四角: 71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2) 同本义

    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说文》

    仕于公曰臣。——《礼记·礼运》

    事君不贰是谓臣。——《国语·晋语》

    臣治烦去惑者也。——《左传·成公二年》

    臣妾逋逃。——《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

    臣则左之。——《礼记·少仪》。注:“谓囚俘。”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臣役(泛指奴仆);臣御(臣妾仆御);臣宰(本指奴隶。后亦以称辅佐帝王的臣佐)

    (4) 国君所统属的众民 。如:臣庶(臣民);臣姓(群臣百姓)

    (5) 君主制时的官吏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

    (6) 又如:臣门如市(形容官宦门下钻营者极多,竟像集市一样热闹);臣下(臣子。君主制时代的官吏);臣人(臣下)

    (7) 君主制时的高级官员;大臣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忠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8) 又如:忠臣;奸臣

    (9) 古人自称

    (10) 古代大臣对君的自称

    臣窃见先帝欲开西域。——《后汉书·班超传》

    (11) 又如:臣下(古时官吏对君主的自称)

    (12) 对父的自称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史记·高帝纪》

    (13) 对一般人的自称。表示自谦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

    动词

    (1) 役使 。如:臣虏(奴役,役使)

    (2) 臣服

    匈奴背叛不臣。——《盐铁论·本议》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战国策·秦策》。注:“服也。”

    (3) 又如:臣优(听命于人或屈服为臣。同臣服);臣事(以人臣之礼听命行事。相当于臣服)。又指为臣,作臣子。如:臣仕(为人臣而任官职);臣臣(为臣者尽为臣之道)

    英文翻译

    minister, statesman, official

    方言集汇

    ◎ 粤语:san4
    ◎ 客家话:[东莞腔] sin2 [台湾四县腔] siin2 tsiin2 [宝安腔] cin2 [海陆丰腔] shin2 chin2 [客英字典] chin2 sh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shin2 chin2 [陆丰腔] shin3 chin3 [客语拼音字汇] s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植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ʑĭĕnz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