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陵

yuán líng [ yuan ling]
繁体 園陵
注音 ㄩㄢˊ ㄌ一ㄥˊ

词语释义

园陵 yuánlíng

(1) 帝王的墓地

imperial mausoleum

词语解释

  1. 帝王的墓地。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赤眉 焚 西京 宫室,发掘园陵。” 李贤 注:“园谓塋域,陵谓山坟。” 晋 潘岳 《西征赋》:“不获事于敬养,尽加隆於园陵。”《旧唐书·韦凑传》:“ 凑 以自古园陵无建碑之礼,又时正旱俭,不可兴功,飞表极諫,工役乃止。” 清 洪昇 《长生殿·弹词》:“空对着六代园陵草树埋,满目兴衰。”

引证解释

⒈ 帝王的墓地。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
李贤注:“园谓塋域,陵谓山坟。”
晋潘岳《西征赋》:“不获事于敬养,尽加隆於园陵。”
《旧唐书·韦凑传》:“凑以自古园陵无建碑之礼,又时正旱俭,不可兴功,飞表极諫,工役乃止。”
清洪昇《长生殿·弹词》:“空对着六代园陵草树埋,满目兴衰。”

园陵的国语词典

帝王的墓园。

园陵的网络释义

园陵

  • 园陵
  • yuánlíng
  • 〖imperialmausoleum〗帝王的墓地
  • 帝王的墓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赤眉 焚 西京 宫室,发掘园陵。” 李贤 注:“园谓茔域,陵谓山坟。” 晋 潘岳 《西征赋》:“不获事于敬养,尽加隆於园陵。”《旧唐书·韦凑传》:“ 凑 以自古园陵无建碑之礼,又时正旱俭,不可兴功,飞表极谏,工役乃止。” 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空对着六代园陵草树埋,满目兴衰。”
  • 园陵造句

    四郊多垒,三辅倒悬,黄巾示宫阙之名,赤眉为园陵之祸。
    今方建立圣主,光隆汉祚,而无故捐宫庙,弃园陵,恐百姓惊愕,不解此意,必麋沸蚁聚以致扰乱。
    明章二帝服勤园陵,谒者灌桓,后遂称云。
    中山门入口公园陵园路旅游设施将作为钟山风景区最主要入口,连接城市和钟山风景区。
    故閟宫既构,咏歌先妣;园陵崇卫,聿追来孝。
    公爵过去后六年,王太后来到位于弗拉哥摩尔的皇家园陵探望他的墓地时说:“我猜想有一天可怜的老公爵夫人将埋在这里?”。
    中平二年地区,侵逼汉园陵,声言诛杀宦官。
    混账,朕派大军与他,尚有关中各县接济,只命他为朕守祖宗园陵,怎知道三月下来,就跟朕说关中空虚,除长安内恐全数陷落。
    陛下若轻舍近畿,远巡极塞,去园陵宗庙,宁不痛心,失魏阙金汤,又非良算。
    不通园陵之开毁,不念宗庙之焚烧,臣实痛之,实在兹也。
    宗庙焚烧,园陵开毁,龟玉毁椟,谁之过欤!
    奸臣未悟,陛下犹迷,不思宗庙之焚烧,不痛园陵之开毁。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335
    笔画: 7
    五笔: LFQ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MMU
    四角: 6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囗( wéi),袁声。形符为“囗”( 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2) 同本义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

    园日涉以成趣。

    (4)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5) 庭园;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

    白菟素鸠,游君园庭。——《隶释》

    (6) 又如:园叟花丁(园丁与花匠);园叟(年老的园丁);公园;戏园;动物园;园客(游园的人)

    (7) 帝王、后妃的墓地 。如:园陵(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英文翻译

    garden; park, orchar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en2 jen2 [客英字典] mu2 [海陆丰腔] ngien2 r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丸平聲合口一等ŋuɑnnguan
    líng [ling]
    部首: 212
    笔画: 10
    五笔: BFW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GCE
    四角: 7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 líng)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陵,大阜也。——《说文》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循陵而走。

    (4)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5) 引申指帝王陵墓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7) 山,山头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

    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8) 姓。如:陵尹(复姓)

    动词

    (1) 升,登

    陵重巘。——张衡《西京赋》

    (2) 又如: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

    (3) 超越,逾越

    陵水经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

    (5) 欺侮;欺压

    在上位,不陵下。——《礼记》

    为巡缴所陵。——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见陵之耻。——《战国策·燕策》

    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加急记·外戚世家》

    (6) 又如: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

    (7) 日渐衰微

    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汉书·成帝纪》

    (8) 又如: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

    (9) 凌驾

    (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史记·酷吏列传》

    (10) 又如: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

    英文翻译

    hill, mound; mausoleum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沙头角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客英字典] lin2 [陆丰腔] lin3 [东莞腔] lin2 [梅县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膺平聲開口三等lĭəŋling/l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