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

huí mín [ hui min]
注音 ㄏㄨㄟˊ ㄇ一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回民 Huímín

(1) 回族人

the Huis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指回族人。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回民的经名,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
2、到新疆要记住的是一种民族习惯,回民和维族人是不吃大肉的(猪肉)他们的饭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清真饭店。
3、当地人--即蒙古族人、藏民、及维吾尔族的回民--看到的是他们的土地和生活方式被潮水般涌入的汉民族所冲走。
4、清真月饼,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所特有之月饼,不含猪的成份,以清真牛肉月饼最为出名。
5、有汉民、回民幼儿食堂各一个,配有冰柜2个,消毒柜2个和豆浆机、压面机、饺子机、和面机,电烤箱、电炸锅、搅肉机等。
6、但结果开了个大玩笑,什么也没有拍到!街上行走的很多回民可能白帽子都很少戴了。
7、让我们特别为成为基督徒的回民以及在他们当中的宣教士祷告,恳求神为艰难的回民事工开路。
8、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建立回民自己的武装,实现多民族联合抗日。
9、由于各种原因,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前夕,回汉民族关系已趋紧张。
10、在镇压太平天国及陕某回民起义过程中也大大提高了他的军事势力,军事能力和军事思想。
11、另外,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移民对历史记忆中的“陕西回民”和“泾源人”身份的认同。
12、就笔者工作所在地的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而言,中小学的学校领导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13、石家庄回民扒鸡,外形如卧雏,两腿弯曲、胸侧,双翅插入口中,通体呈金黄色;
14、泉州回民在中国回民的社会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15、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冀中回民支队取得胜利的保证;
16、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
17、回民作为一个秉持异域情结的群体,国家认同的文化建构对其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塑造作用。
18、他们甚至帮助回民在地里干活。
19、平凉在中国是回族人口比率偏高的城市,回民在平凉人中佔27%。
20、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于西安回民区的空间发展城市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模拟具有一定的原真性和时效性,在时空中能反应当前的空间格局。
21、明天,我很希望看到兵马俑、古城墙和回民住区。
22、总之,同治年间发生的这次回民迁徙活动,其发生过程和变迁是复杂而显著的,对西北地区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23、宁夏相当于回民的首都,相信会很有看头,所以一路上我基本上没有将拍摄回民作为重点。
24、论文首先通过对回民社区产生和历史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以穆斯林回民社区为代表的宗教和民俗特征。
25、本实验的控制组和实验组被试是呼市回民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
26、他们大多数人和我们一起吃饭,此外,我校还有回民餐厅,因此可以满足大家不同的需要。
27、晚上我们去了位于鼓楼旁回民街的贾三灌汤包子馆晚饭,既便宜又好吃。
28、而对迁入地来说,回民的进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并带来行政建置的变更。

回民的国语词典

信奉回教的人。

回民的翻译

英语: Hui ethnic group (Chinese muslims)​
法语: musulman

回民造句

那个地方散居着许多回民。
想咬你一口,可惜我是回民。
如宁夏回民的清炖羊肉、粉汤饺子、手抓羊肉、糖醋鲤鱼;新疆的抓饭、烤全羊;兰州的牛肉拉面、清蒸鸡;西安的羊肉泡馍等。
历史上的“东干”一词曾用来指称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民。
宁夏曾经是我抱希望比较大的地方,在其他走过的省分,都有很多回民的集居地或大量的清真寺!
南京大学民俗研究室主任陈竞表示,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是“灶神”点查户口的日子,人们要以相关习俗恭迎“灶神”回民间。
接大哥来书,悉僻处西南之云贵总督潘铎,为叛回蜂起,全省分裂,省城回民办与叛回声应气求,鱼肉良民,胁制官府。
清同治初,关陇一带爆发回民反清斗争,战乱所及,田园荒芜,十室九空,环县受战争创伤尤重。
马街蔬菜批发市场买蔬菜,安康路回民市场买牛肉,篆新农贸市场买配料,甚至是云南餐桌常见的腌菜,也是自家生产。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民意不足的新医改轰然“监盆”,再重回民生方桌就更难了。
另外,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移民对历史记忆中的“陕西回民”和“泾源人”身份的认同。
孙九起还曾化装成乞丐到深县麦洼村给回民支队马本斋司令送情报,也圆满完成了任务。
由于是宏志班,不缴学费书费,我又是回民,所以还有伙食费和服装补贴。
张鹏飞看完小说整天向人开玩笑说想穿越回民国找个军阀做老婆,可朋友却笑骂他白日做梦。
在回民街附近有一个乾果市场,最好是作为晚饭后散步一会的地方来帮助消化。
西安回民街的西羊市上,一对小贩在为吃客做八宝镜糕…
牛街是北京回民聚居地,正可以品尝地道的清真菜。
本文以事实为依据,总结了风翔回民起义的历史教训及给予人们的启示。
回民小区,泺源大街以北及以南部分。
前日,江汉区民族街在回民小学举办“快乐寒假”活动,久违的跳皮筋、跳绳、跳房子“三跳”老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一个愉快的下午。

汉字详情

huí [hui]
部首: 335
笔画: 6
五笔: L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R
四角: 60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 同本义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廊腰缦回。——唐· 杜枚《阿房宫赋》

峰回路转。——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倾倒);回纡(迂回。回旋曲折);回极(无极回旋的枢轴)

(4) 环绕; 包围

东道少回远。——《汉书·李广传》

(5) 又如:回峰(环绕的山峰);回圆(环绕);回塘(环曲的水池);回缭(围绕);回互(回环交互)

(6) 掉转

回车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回看射雕处。——唐· 王维《观猎》诗

兴尽晚回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回头望汝。——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回面(转过脸);回眼(回转目光);回天(形容力量很大,能扭转乾坤);回舆(掉转马头,返回);回逆(倒转)

(8) 还,返回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余逆脱回。——《广东军务记》

(9) 又如:回寅(回到农历正月);回九(旧俗新婚后新娘九日后回娘家);回前线;回跸(帝王返驾回宫)

(10) 答复;回报 。如:回盘(旧婚俗。男家行聘礼,女家回礼,把礼物放在托盘、抬盒内,因称回礼为“回盘”);回风(高官升堂之前,吏役报告准备妥当的一个程式);回诺(回礼);回耗(回音)

(11) 改变

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12) 又如:回心(改变心意);回异(改变;违反);回换(调换;变换);回变(转变)

(13) 违背

厥德不回。——《诗·大雅·大明》

徐方不回。——《诗·大雅·常武》

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孟子·尽心下》

求福不回。——《后汉书·苏竟传》

二人之不敢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 苏轼《东坡志林》

(14) 谢绝,推辞不见 。如:回决(回绝);回倒(回绝驳倒);回听(不听);回出(回绝);回唇答嘴(顶嘴)

(15) 回避,避开不喜欢、不欣赏的人 。如:回丧(回避。丧家怕鬼回来害人而躲开);他不回亲戚

(16) 转卖,转手卖掉 。如:回买(转买,购买);回钱(售物所得的钱);回些(转让;卖些)

(17) 问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残游记》

形容词

(1) 迂曲,曲折 。如:回连(曲折连绵);回说(隐晦曲折的话);回轩(回曲的长窗);回远(迂曲遥远);回崖(曲折的山崖)

(2) 奸邪,邪僻 。如:回辟(邪僻);回遹(邪僻);回背(旧说阴阳先生以镇物、符水为人禳邪消灾)

量词

(1) 次 ——用于行为、动作。如:一日走千回;去过好几回

(2) 章——用于小说等,相当于“章” 。如:且听下回分解

(3) 一会儿——用于时间,表示短暂 。如:回子(一会儿);回一回(停一停)

(4) 用于事情,相当于“桩”、“件” 。如:就是这么回事;这完全是两回事

(5) 某一特定目的或发展的一种形势或某种情况 。如:上回,上一回;这一回

名词

(1) 回族的简称 。如:汉满蒙回藏五个主要民族

(2) 器官(尤其是脑)的皱折、扭曲或盘旋 。如:齿状回;海马回;额上回;颞下回

(3) 姓

英文翻译

return, turn around; a 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wui4
◎ 客家话:[梅县腔] fi2 fui2 foi2 [宝安腔] fui2 [客英字典] fui2 [台湾四县腔] fi2 [沙头角腔] fui2 [客语拼音字汇] fi2 fui2 [东莞腔] fui2 [海陆丰腔] fui2 [陆丰腔] f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恢平聲合口一等ghuai/huoiɣuɒi
mín [min]
部首: 104
笔画: 5
五笔: NA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VP
四角: 777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 同本义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 又如:民夫(被官府征召服劳役的百姓);民户(民家);民居(百姓居住之所);民服(平民的衣服);民宅(民房);民望(民众的希望、心愿;在民众中的声望);民牧(民众的治理者。后指地方的长官);民情(民众的心情、意愿);民役(民众所承担的劳役);民利(民众的利益);民命(民众的意旨;民众的生命;人命);民和(民众和睦团结);汉民;回民;藏民;民壮(清朝州、县官的卫兵。即三班中的壮班);渔民;农民;牧民;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民经(人民的规范);民熙物阜(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民害(人民的祸害);民力(人民的财力和劳力);民脂(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民财(人民的财物);民纪(人民行为的准则);民祗(人民所敬畏者)

(4) 泛指人

民受无地之中以生。——《左传·成公十三年》

食者,民之本也。——《淮南子》

石斧之民。——〔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民性(人的天赋本性);民灵(人和神);民智(人的聪明才智)

形容词

(1) 民间的

轻徭薄赋,以宽民力。——方勺《方腊起义》

(2) 又如: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民营(民间经营);民语(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民狱(民间诉讼案件);民社(民间祭祀土神)

英文翻译

people, subjects, citizens

方言集汇

◎ 粤语:man4
◎ 客家话:[梅县腔] min2 [宝安腔] min2 [东莞腔] min2 [台湾四县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in2 [海陆丰腔] min2 [客英字典] min2 [沙头角腔] min2 [陆丰腔] m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彌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mĭĕnmjin/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