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

sāi zuò [sai zuo]

词语释义

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3H3NS。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容易挥发。用于合成药物、染料等。[英thiazole]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容易挥发。具有芳香性。用于合成药物、染料等。[英thiazole]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因而我们可以确信咪唑环和噻唑环是具有生物活性的。
2、本文合成了两种亚砜萃取剂—异辛基苯并噻唑亚砜(ASO)和亚砜MSO。
3、同时,含有咪唑环或噻唑环的新研制的众多化合物也具有生物活性。
4、以吗啉、三聚甲醛、二正丁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吗啉衍生物,以异丁醛、氨水和硫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噻唑衍生物。
5、本文对5溴2氨基噻唑及其氢溴酸盐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
6、噻唑蓝比色法检测5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7、结果表明二氢噻唑和硫脲及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对抑制CO2的气液两相的腐蚀有良好的效果。
8、方法通过工业丙醇为原料合成2-氨基-5-甲基噻唑,提高了收率。
9、从目前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11C、18F、123I标记的苯并噻唑类显像剂的生物特性比较理想,有望率先应用于临床。
10、合成了锌与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配位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研究。
11、综述了近二十年来5-羟甲基噻唑的合成工艺。
12、小麦、玉米、蚕豆和鹰咀豆根分泌的主要类型有有机酸、酚、烃、脂、酮、酰胺、醇、苯、醛和噻唑。
13、本文提出嘌呤、嘧啶、呲啶、噻唑、生物碱和氨基酸等类有机化合物中氮的快速微量测定法。
14、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生情况;
15、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噻唑类杀菌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参考文献38篇。
16、仔细分析,可以确立明显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噻唑环上的大体积基团,会导致化合物的活性较差。
17、优化了合成5-羟甲基噻唑的反应条件,避免了催化剂中毒、提高了产率;
18、研究了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用于磺胺噻唑粉末药品质量评价的可能性。
19、这一结果特别令人感兴趣,因为男性,单独使用髓袢利尿药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都不能形成显著的危害。
20、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生物活性,在农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1、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及甲基噻唑基四唑法,观察养胃合剂(YW)对荷瘤小鼠放射后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22、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乙烯基硫醚和苯并噻唑衍生物的选择性合成方法的研究。
23、阐述了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纯度过程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两个因素:游离胺含量和硫基苯骈噻唑纯度。
24、研究了从头孢活性酯生产的废液中回收三苯基氧膦(TPPO)和2-巯基苯并噻唑(M)的方法,探讨了各种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
25、最近关于罗格列酮(一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研究显示该药对一般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有不利影响产生。
26、本文报道三个2-噻唑酮的化合物的杀菌效果。
27、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个新的有效的合成2-取代苯并噻唑的新方法。
28、这些结果表明,生长素可能参与烯丙异噻唑诱导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反应。
29、本文引用了120篇参考文献,综述了自1974以来噻唑偶氮类试剂的合成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噻唑造句

目的介绍磺胺噻唑鱼肝油乳剂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
简述了植物激活剂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两个已商品化的品种,即烯丙异噻唑和活化酯。
刘老太提到的药,己烯雌酚是一种雌激素,而磺胺噻唑是一种抗生素,它们对于治疗子宫脱垂的作用不是太大,因此最好不要用。
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硼砂,氢氧化钠。
其他如琥珀酰磺胺噻唑、肽酰磺胺噻唑及复方新诺明等也可选用。
摘要将二氢噻唑衍生物与其它缓蚀剂进行了复配。
研究了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用于磺胺噻唑粉末药品质量评价的可能性。
目的合成一类新型的以噻唑环为母体的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并测试它们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活性。
因而我们可以确信咪唑环和噻唑环是具有生物活性的。
巯基苯并噻唑或巯基混合物何为标准品系?
新的苯并咪唑,苯并?唑和苯并噻唑化合物,制备它们的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以吗啉、三聚甲醛、二正丁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吗啉衍生物,以异丁醛、氨水和硫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噻唑衍生物。
结论:磺胺噻唑鱼肝油乳剂稳定、制备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准确。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谱高效的工业杀菌防霉剂。
对噻唑类、次磺酰胺类、胍类、秋兰姆类促进剂有活化作用。
一般情况下,合成抗菌药磺胺类需要首剂加倍,如复方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唑片、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多辛、酞磺噻唑等。
目的合成氨基噻唑类衍生物并研究其抗流感病毒活性。
同时,含有咪唑环或噻唑环的新研制的众多化合物也具有生物活性。
合成了锌与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配位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研究。
小麦、玉米、蚕豆和鹰咀豆根分泌的主要类型有有机酸、酚、烃、脂、酮、酰胺、醇、苯、醛和噻唑。

汉字详情

sāi [sa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PFF
五行:
仓颉: RJTG
四角: 63014

详细解释

前缀词

含有代替了碳或可看作代替了碳的硫基团,通常是代替了亚甲基CH 2 。如:噻啶;噻吩;噻嗪;噻唑

英文翻译

character used in translation

宋本广韵

zuò [zuo]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WWF
五行:
仓颉: ROOG
四角: 68014

详细解释

名词

氮杂茂 。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任何一个,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五元环,环中至少含两个杂原子,其中一个是氮原子。与吖嗪类一样,这类化合物也可以再分成若干个小类(如二唑类、三唑类、噻唑类)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