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嗟
注音
一 ㄐ一ㄝ
词语释义
叹词。表示慨叹。
词语解释
叹词。表示慨叹。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一岁载赦,奴儿噫嗟。”
引证解释
⒈ 叹词。表示慨叹。
引汉王符《潜夫论·述赦》:“一岁载赦,奴儿噫嗟。”
噫嗟的网络释义
噫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意声。(
)本义:出气) 感叹声(2) 表示悲痛或叹息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宋· 周敦颐《爱莲说》
(3) 又如:噫乎(表示慨叹);噫嗟(表示慨叹);噫呜(感慨悲叹貌);噫嘘(叹息貌)
(4) 表示呼告。如:噫歆(祭祀时,发声告神来享用祭品);噫喑叱咤(大声喝叫);噫噫(答应声);噫兴(犹噫歆);噫噫叱咤(大声喝叫)
(5) 表示惊异
季恬逸道“噫!那里来的这位太太?”——《儒林外史》
(6) 又如:噫——怪!这是谁做的饭?;噫嘻吁(表示惊异或慨叹)
英文翻译
belch; alas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宝安腔] ji1 ji5 [客英字典] ji5 ji1 [台湾四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海陆丰腔] ri5
◎ 潮州话:i1 i3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宝安腔] ji1 ji5 [客英字典] ji5 ji1 [台湾四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海陆丰腔] ri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醫 | 於其 | 影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ʔĭə | qi/io |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差声。本义:叹词。表示忧感)
(2) 感叹声
嗟叹使心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唐· 韩愈《师说》
嗟乎!…非此之由乎。——清· 刘开《问说》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嗟乎(嗟呼。表示感叹);嗟讶(感叹,惊叹);嗟异(感叹称异);嗟悼(哀叹,悲悼)
(4) 表示呼唤
嗟,我士,听无哗。——《书·秦誓》
(5) 又如:嗟来(来,语助);嗟来之食;嗟嗟(表示招呼)
动词
(1) 叹息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嗟呀(叹息);嗟咨(慨叹);嗟怨(悲叹;怨恨);嗟伤(叹息伤感)
(3) 赞叹
见其所为文,嗟赏之。——《宋史·王质传》
(4) 又如:嗟仰(赞叹景仰);嗟尚(赞叹嘉尚);嗟赞(赞叹);嗟异(赞叹称异)
英文翻译
sigh, alas
方言集汇
◎ 粤语:ze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a1 [梅县腔] zia1 zia2 [宝安腔] zia1 [客英字典] zia1 [海陆丰腔] zia1 [客语拼音字汇] jia1
◎ 潮州话:za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a1 [梅县腔] zia1 zia2 [宝安腔] zia1 [客英字典] zia1 [海陆丰腔] zia1 [客语拼音字汇] jia1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嗟 | 子邪 | 精 | 麻三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三等 | 假 | 麻 | tsĭa | cia/z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