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哑

yī yǎ [ yi ya]
繁体 噫啞
注音 一 一ㄚˇ

词语释义

乌鸦鸣声。

词语解释

  1. 乌鸦鸣声。

    《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成公绥 《乌赋》:“噫哑相和,音声可玩。”

引证解释

⒈ 乌鸦鸣声。

《初学记》卷三十引晋成公绥《乌赋》:“噫哑相和,音声可玩。”

噫哑的网络释义

噫哑

  • 噫哑是指乌鸦的声音。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UJN
    五行:
    仓颉: RYTP
    四角: 60036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意声。( ài)本义:出气) 感叹声

    (2) 表示悲痛或叹息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宋· 周敦颐《爱莲说》

    (3) 又如:噫乎(表示慨叹);噫嗟(表示慨叹);噫呜(感慨悲叹貌);噫嘘(叹息貌)

    (4) 表示呼告。如:噫歆(祭祀时,发声告神来享用祭品);噫喑叱咤(大声喝叫);噫噫(答应声);噫兴(犹噫歆);噫噫叱咤(大声喝叫)

    (5) 表示惊异

    季恬逸道“噫!那里来的这位太太?”——《儒林外史》

    (6) 又如:噫——怪!这是谁做的饭?;噫嘻吁(表示惊异或慨叹)

    英文翻译

    belch; alas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宝安腔] ji1 ji5 [客英字典] ji5 ji1 [台湾四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海陆丰腔] ri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其平聲開口三等ʔĭəqi/io
    yǎ,yā [y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GOG
    五行:
    仓颉: RMTC
    四角: 61012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2) 同本义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3) 乌鸦之类的叫声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4)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

    语气

    (2)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3) 另见

    形容词

    (1)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2)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哑羊(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说话 。如:哑密之事(机密事);哑坐(默坐);哑言(静默无声);哑忍(沉默忍耐);哑揖(相揖而不作声);哑谈(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哑声(无声)

    (3) 声音低沉 。如:哑板(旧时一种质量差的银元);哑飒飒(声音沙哑);哑沙沙(沙哑。声音低沉而不圆润);哑咽(啼声嘶哑)

    (4) 颜色黯淡 。如:哑白

    (5) 另见

    英文翻译

    dumb, mute; become h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aa1 aa2
    ◎ 潮州话:ê2 , ê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