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二不匮

qì èr bù kuì [qi er bu kui]
繁体 器二不匱
注音 ㄑ一ˋ ㄦˋ ㄅㄨˋ ㄎㄨㄟ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谓器具准备两件,就不愁缺用。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

成语用法

器二不匮连动式;作谓语;指作事有准备。

引证解释

⒈ 谓器具准备两件,就不愁缺用。

《左传·哀公六年》:“君异於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匱,君二多难。”

器二不匮的网络释义

器二不匮

  • 释义: 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
  • 出处: 《左传·哀公六年》:“器二不匮,君二多难。”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
    èr [er]
    部首: 210
    笔画: 2
    五笔: FG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M
    四角: 101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4)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如:一百二

    (5)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如:八千二

    (6)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如:四万二

    (7)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8)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形容词

    (1) 两样;有区别 。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2) 不专一;不忠诚 。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英文翻译

    two; tw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梅县腔] ngi5 ng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宝安腔] ngi5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no6 (nõⁿ ) ri7 今又音r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njiih/rihnʑi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kuì,guì [kui,gui]
    部首: 211
    笔画: 11
    五笔: AKH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LMO
    四角: 7171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匚( fāng),表示与盛放东西有关,贵声。( guì)本义:柜子)

    (2) 运装土的畚。通“篑”

    纲纪咸张,成在一匮。——《汉书·王莽传上》

    孔子曰:“辟如为山,未成一匮。止,吾止也。”——《汉书·礼乐志》

    (3) 姓

    形容词

    (1) 缺乏,空乏

    匱,乏也。——《广雅》

    财财不匮。——《礼记·月令仲秋》

    其财匮。——《礼记·乐记》

    虞不出财财匮少。——《史记·货殖列传》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2) 又如:匮竭(穷尽,缺乏财货);匮粮(缺乏粮食);匮少(缺少);匮饿(缺粮饥饿);匮矮(缺粮饥饿);匮阕(缺乏)

    (3) 通“潰”

    貴而不傲,富而不骄,两而不爭,闻而不遥,远而不绝,穷而不匮者鲜矣。——《逸周书》

    英文翻译

    to 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6
    ◎ 潮州话:戈威6(愧),kui6 (khũi)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