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

zuǐ ba [zui ba]
注音 ㄗㄨㄟˇ ㄅㄚ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嘴巴 zuǐba

(1) mouth 〈方〉∶嘴,口

张开嘴巴
mouth

(2) 口∶面颊的俗称。俗称批颊为打嘴巴

挨了一个嘴巴
face

(3) 亦称“嘴巴子”

词语解释

  1. 嘴。

    茅盾 《喜剧》三:“青年 华 愕然张大了嘴巴。”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他只一把嘴巴子,常常爱骂人。” 沙汀 《困兽记》四:“一张嘴巴就这么乱说!”

  2. 嘴部附近的部位。

    《红楼梦》第三十回:“只见 王夫人 翻身起来,照 金釧儿 脸上就打了个嘴巴。”《红楼梦》第五五回:“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

引证解释

⒈ 嘴。

茅盾《喜剧》三:“青年华愕然张大了嘴巴。”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他只一把嘴巴子,常常爱骂人。”
沙汀《困兽记》四:“一张嘴巴就这么乱说!”

⒉ 嘴部附近的部位。

《红楼梦》第三十回:“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釧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
《红楼梦》第五五回:“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
鲁迅《呐喊·阿Q正传》:“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

嘴巴的国语词典

嘴。

如:「去把嘴巴擦干净。」

嘴巴的网络释义

嘴巴

  • 嘴巴,这里指人的器官,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可以用来讲话和进食也包括呼吸。
  • 嘴巴的翻译

    英语: mouth, CL:
    德语: Kopf, Ventileingang (S)​, Mund (S)​
    法语: bouche, claque (sur le visage)​, gifle

    嘴巴造句

    她龇着牙,用手背对我的嘴巴左右开弓。
    他的嘴巴那儿显得盛气凌人。专横跋扈。
    兴全痛哭流涕,连声认罪,还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一人一大碗蒸饺,个大皮薄,馅热热地烫在舌头上,顿时熨平了心窝。可是这么一大碗的分量,对一个女生来说还是多了点,尽管我肚子很饿,最后还是剩下了七八个。我看了一下你的碗,嘿,真不愧是男人,嘴巴一张筷子一动,嗖地就见底了。我也不客气,把剩下的饺子都扣在你的碗里,然后就擦擦嘴巴,心满意足地四处张望。
    发自内心的话都是很真情实意的!其实如果嘴巴不是很甜的话见面可以抱抱她之类的,不一定非得准备什么要说的话,这样显得很刻意,很多时候自然流露出来的情感才最真实。
    人都说小方嘴巴子厉害,但我觉得他心口如一,是个爽快人。
    看到我还在玩游戏,爸爸很生气,头发也竖起了几根,呼吸也很急促,还有眼睛瞪的圆圆的,像两个小皮球,一直不停地盯着我。我都不得不敢看爸爸的眼睛了,但我看到了爸爸的嘴巴也一动一动的,那显然是因为在生气,嘴巴也“生气”了。
    李本旭在居住的小区里发现了羽毛未丰的四只麻雀,没有一点羽毛,嘴巴边缘还是黄黄的。
    说不清,只能算是好感,可是一个男人如果把什么都挂在嘴巴上,我觉得站在立场上看应该是属于想勾搭你的嫌疑,男人如果真爱一个女人,那不是靠嘴巴的,真正的关心来自内心,而不是暧昧的话。
    说话是善行。叫嚷是恶行。打嘴巴是十恶不赦。
    他的嘴巴像抹了油似得,油嘴滑舌,越来越会说好话了。
    母亲只用眼角一瞄,我们马上闭紧嘴巴,噤若寒蝉。
    他左右开弓自打嘴巴,向父母发誓会痛改前非。
    我喜欢沉默地说,动动嘴巴不说话。
    那兴儿真个自己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祖母坐在一个靠近她床的松软的大椅子里,无精打采地坐着,闭着眼睛,嘴巴麻木地张开着。
    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我姐姐很胖,小脸蛋圆鼓鼓的,腰比我胖出两圈。她跟我一样也是三年级,可是我姐姐却比我胖好多,因为她一天到晚嘴巴都不闲着,不停地吃,所以才长得很胖,像一个圆鼓鼓的大皮球。
    有许多隐藏在心中的秘密都是通过眼睛被泄露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嘴巴。
    我捉了很久都没有捉到一只便慢慢失去了信心。忽然我看见一只小蜜蜂钻进了一朵花里我马上跑过去捏住小花把蜜蜂捉住我急忙把蜜蜂的腹部般开用舌头一添。哇好痛啊!我的嘴巴一下子肿的老高。那些小孩就拿我的嘴巴取笑。

    汉字详情

    zuǐ [zu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HXE
    五行:
    仓颉: RYPB
    四角: 62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动词

    (1) 说话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英文翻译

    mouth, lip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2
    ◎ 客家话:[宝安腔] zui3 [海陆丰腔] choi5 zui3 [东莞腔] zui3 [沙头角腔] zoi5 [客语拼音字汇] zoi4 [客英字典] zui3 [台湾四县腔] zoi5 zui3 [梅县腔] zhoi5 zui2 zui3 [陆丰腔] choi5 z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即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cyex/zvee
    [ba]
    部首: 333
    笔画: 4
    五笔: C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AU
    四角: 77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如:盐巴;泥巴;锅巴

    (4)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 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

    动词

    (1) 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紧紧贴在 。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4) 粘结在…上 。如:粥巴锅了

    (5) 靠近;贴近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元· 王晔《桃花女》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红楼梦》

    (6) 爬,攀登 。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7) 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英文翻译

    greatly desire, anxiously hop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1 [陆丰腔] ba1 [梅县腔] ba1 [东莞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沙头角腔] ba1 [宝安腔] ba1 [海陆丰腔]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伯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pra/pe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