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乖

zuǐ guāi [ zui guai]
注音 ㄗㄨㄟˇ ㄍㄨㄞ

词语释义

说话乖巧﹑动听。

词语解释

  1. 说话乖巧、动听。

    《红楼梦》第三五回:“ 凤儿 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引证解释

⒈ 说话乖巧、动听。

《红楼梦》第三五回:“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嘴乖的国语词典

说话乖巧动听。

嘴乖的网络释义

嘴乖

  • 词目:嘴乖
  • 嘴乖的翻译

    英语: (coll.)​ to speak in a clever and lovable way
    法语: (famil.)​ parler d'une manière intelligente et adorable

    嘴乖造句

    哈哈哈,你这个皮小子,就属你嘴乖,你桑吉姐就是说不过你。
    紫云更是嘴乖,近身又给尤卡龙行了个万福“多谢叔叔对鼎天的厚爱!云儿再给叔叔行礼了!”。
    这个小女孩儿嘴乖,很讨人喜欢。
    裴涛的嘴乖起来比蜜还甜,这个不大不小的马屁拍的罗煌心里好安逸。
    会不会说话?会不会说话?找我这样的女朋友怎么了?我可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贤良淑德气质佳,巧嘴乖舌会说话。
    吃了蛇胆的小猴心满意足,舔着嘴乖乖地趴在了叶枫的肩膀上不再动弹。
    闭上嘴乖乖被我保护不就好了,我能为你做的,就只有这点了…

    汉字详情

    zuǐ [zu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HXE
    五行:
    仓颉: RYPB
    四角: 62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动词

    (1) 说话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英文翻译

    mouth, lip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2
    ◎ 客家话:[宝安腔] zui3 [海陆丰腔] choi5 zui3 [东莞腔] zui3 [沙头角腔] zoi5 [客语拼音字汇] zoi4 [客英字典] zui3 [台湾四县腔] zoi5 zui3 [梅县腔] zhoi5 zui2 zui3 [陆丰腔] choi5 z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即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cyex/zvee
    guāi [guai]
    部首: 103
    笔画: 8
    五笔: TFUX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HJLP
    四角: 20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羊角形,从“北”。从“北”,取其分背的意思。本义:背离,违背,不和谐)

    (2) 同本义

    乖,戾也。——《说文》

    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贾子道术》

    吾独乖刺而无当兮。——《楚辞·怨世》

    乖,背也。——《广雅》

    楚执政众而乖。——《左传·昭公三十年》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晁错《论贵粟疏》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唐· 李朝威《柳毅传》

    今墨家非儒,儒家非墨,各有所持,故乖不合。——汉· 王充《论衡·薄葬》

    (3) 又如:乖礼(违背成礼、定制);乖角(违背抵触);乖贰(背离;违异);乖背(违背);乖则(违反法则)

    (4) 分离;离别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魏· 曹植《朔风》

    (5) 又如:乖分(分离;分裂);乖别(分离;离别);乖拆(分离);乖析(分离,支离破碎)

    (6) 断绝;隔绝 。如:乖绝(隔绝);乖隔(阻隔);乖梗(受阻而分离)

    形容词

    (1) 不同;差异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晋· 潘岳《西征赋》

    (2) 又如:乖讹(差错;乖僻);乖越(差失,错误;不相当);乖舛(乖殊。乖异;不同)

    (3) 反常;谬误

    朕醉中处事有乖。——《辽史·穆宗纪》

    衣服滓弊,行止乖角。——《太平广记·韩愈外甥》引《仙传拾遗》

    (4) 又如:乖性儿(乖僻性格);乖和(不正常;不和谐);乖节(失常;过度);乘诞(乖戾荒诞);乖眼(怪眼)

    (5) 不顺利;不如意 。如:乖遇(逆境,不幸的境遇)

    (6) 邪恶;奸滑

    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 乖龙左耳来。—— 唐· 韩愈《答张道士寄树鸡》诗

    (7) 又如:乖滑(狡猾;调皮);乖子(狡猾的人);乖劣(暴戾;恶劣);乖气(邪恶之气);乖沴(邪气,不和之气);乖诡(奸滑怪诞);乖眼(怪眼;凶眼)

    (8) 表现好,顺从,听话 。如:不听话就不乖;这小孩真乖

    (9) 灵巧,聪明,伶俐

    行者的眼乖。——《西游记》十五回

    上了一回当,他也学乖了

    黄文炳是个乖觉的人,早瞧了八分,,便奔船梢后走,望江里踊身便跳。——《水浒》第四十一回

    (10) 又如:乖觉(机敏);乖人(机灵人);乖乖伶(聪明伶俐)乖唇蜜舌(形容口齿伶俐)

    (11) 〈方〉∶漂亮 。如:伢子乖

    英文翻译

    rebel; crafty, shrewd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i1
    ◎ 客家话:[宝安腔] gai1 [梅县腔] gwai1 [台湾四县腔] gwai1 [客英字典] gwai1 [客语拼音字汇] gai1 guai1 [海陆丰腔] gwai1 [陆丰腔] kuai1 [沙头角腔] gai1 [东莞腔] gai1
    ◎ 潮州话:gu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懷皆合平聲合口二等kruai/koeikw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