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骂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讥笑谩骂。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駡。” 宋 惠洪 《次韵经道夫书堂》:“野僧旧不懽,痴坐相嘲駡。” 老舍 《骆驼祥子》七:“在外面拉散座的时候,他曾毫不客气的‘抄’买卖,被大家嘲骂。”
引证解释
⒈ 讥笑谩骂。
引宋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駡。”
宋惠洪《次韵经道夫书堂》:“野僧旧不懽,痴坐相嘲駡。”
老舍《骆驼祥子》七:“在外面拉散座的时候,他曾毫不客气的‘抄’买卖,被大家嘲骂。”
嘲骂的国语词典
讥笑辱骂。
嘲骂的网络释义
嘲骂
嘲骂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形声。从口,朝声。本义:嘲笑)
(2) 同本义
以至于杂以嘲戏。——曹丕《典论·论文》
(3) 又如:冷嘲热讽;嘲问(带讽刺地问);嘲戏(嘲弄嬉戏)
(4) 唱,按音律发声
因使元翌等嘲,以酒为韵。——《北史·薛孝通传》
(5) 又如:嘲歌(信口唱歌);嘲风弄月(吟咏清风)
(6) 另见
zhāo
动词
(1) 勾引
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金瓶梅》
(2) 又如:嘲汉子的班头(勾引男子的能手);嘲惹(挑逗;撩拨)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客英字典] sau3 z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zau1 [梅县腔] sau3 zau1 [宝安腔] zau1 sau2 cau2 [海陆丰腔] sau1 z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嘲 | 陟交 | 知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trau/teau | ţa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吅&X({xuān}),马声。吅,喧闹声。本义:用粗语或恶意的话侮辱人)
(2) 同本义
对子骂父。——《世说新语·方正》
群怪聚骂。——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窃骂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斥骂(责骂。用严厉的话责备);咒骂(用恶毒的话骂);笑骂(讥笑并辱骂);辱骂(污辱谩骂)
(4) 增益。通“隖”
商则长诈,工则饰骂。——《盐铁论》
(5) 痛斥
武骂 律曰。——《汉书·李广苏建传》
骂逆贼。——宋· 文天祥《后序》
应元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箕踞以骂。——《战国策·燕策》
大骂而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