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轰

cháo hōng [ chao hong]
繁体 嘲轟
注音 ㄔㄠˊ ㄏㄨㄥ

词语释义

形容众声喧闹。

词语解释

  1. 形容众声喧闹。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鐃鼓嘲轰,高管噭譟。” 清 钱谦益 《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诗之一:“笑口嘲轰巾角垫,书籤狼藉酒杯翻。”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众声喧闹。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鐃鼓嘲轰,高管噭譟。”
清钱谦益《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诗之一:“笑口嘲轰巾角垫,书籤狼藉酒杯翻。”

嘲轰的网络释义

嘲轰

  • 嘲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o hōnɡ,形容众声喧闹。
  • 汉字详情

    cháo,zhāo [chao,zhao]
    部首: 319
    笔画: 15
    五笔: KFJE
    五行:
    仓颉: RJJB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形声。从口,朝声。本义:嘲笑)

    (2) 同本义

    以至于杂以嘲戏。——曹丕《典论·论文》

    (3) 又如:冷嘲热讽;嘲问(带讽刺地问);嘲戏(嘲弄嬉戏)

    (4) 唱,按音律发声

    因使元翌等嘲,以酒为韵。——《北史·薛孝通传》

    (5) 又如:嘲歌(信口唱歌);嘲风弄月(吟咏清风)

    (6) 另见 zhāo

    zhāo

    动词

    (1) 勾引

    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金瓶梅》

    (2) 又如:嘲汉子的班头(勾引男子的能手);嘲惹(挑逗;撩拨)

    (3) 另见 cháo

    英文翻译

    ridicule, deride, scorn, jeer a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客英字典] sau3 z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zau1 [梅县腔] sau3 zau1 [宝安腔] zau1 sau2 cau2 [海陆丰腔] sau1 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交平聲開口二等trau/teauţau
    hōng [hong]
    部首: 405
    笔画: 8
    五笔: LC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QEE
    四角: 40447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2) 同本义

    轰,群车声也。——《说文》

    轰轰殷殷。——《史记·苏秦传》

    (3) 又如:轰隐(成群车队的喧闹声);轰輵(象声词。形容车声、雷声等);轰轰阗阗(形容车马声)

    (4) 雷鸣、炮击、爆破等的隆隆声 。如:轰!轰!轰!一连串爆破声震撼山谷;轰雷掣电(雷声炸响,闪电劈空。形容心灵受到巨大冲击)

    动词

    (1) 枪炮、雷电等对准或瞄准爆发 。如:炮轰;雷轰;雷轰电闪;轰打(用炮火轰击);轰炮(开炮)

    (2) 猛烈攻击 。如:他在议会上轰市长;写文章轰他

    (3) 驱赶;赶开 。如:轰麻雀;轰魄(驱赶魂魄。迷信);轰蚊(驱赶蚊虫)

    (4) 笑闹;狂放 。如:轰豗(喧哗吵闹的声音);轰醉(狂饮而大醉);轰腾(形容气势旺盛);轰斗(群聚哄闹打斗)

    (5) 眩晕

    请大夫把病来调,我涩的难行立,轰的则待倒。——元· 张国宾《罗李郎》

    英文翻译

    rumble, explosion, blast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