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讴
繁体
嘲謳
注音
ㄔㄠˊ ㄡ
词语释义
1.谓带有讽刺意味的民谣。
词语解释
谓带有讽刺意味的民谣。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謳。”
引证解释
⒈ 谓带有讽刺意味的民谣。
引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謳。”
嘲讴的网络释义
嘲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形声。从口,朝声。本义:嘲笑)
(2) 同本义
以至于杂以嘲戏。——曹丕《典论·论文》
(3) 又如:冷嘲热讽;嘲问(带讽刺地问);嘲戏(嘲弄嬉戏)
(4) 唱,按音律发声
因使元翌等嘲,以酒为韵。——《北史·薛孝通传》
(5) 又如:嘲歌(信口唱歌);嘲风弄月(吟咏清风)
(6) 另见
zhāo
动词
(1) 勾引
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金瓶梅》
(2) 又如:嘲汉子的班头(勾引男子的能手);嘲惹(挑逗;撩拨)
(3) 另见
英文翻译
ridicule, deride, scorn, jeer a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客英字典] sau3 z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zau1 [梅县腔] sau3 zau1 [宝安腔] zau1 sau2 cau2 [海陆丰腔] sau1 zau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客英字典] sau3 z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zau1 [梅县腔] sau3 zau1 [宝安腔] zau1 sau2 cau2 [海陆丰腔] sau1 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嘲 | 陟交 | 知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trau/teau | ţa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区(
)声。本义:无伴奏;齐声歌唱)(2) 同本义
讴,齐歌也。——《说文》
齐讴楚声。—— 曹植诗
皆讴歌思东归。——《楚辞·大招》
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左传·襄公十七年》
薛谭学讴于 秦青。——《列子·汤问》
昔日王豹处于 淇,而河西善讴——《孟子·告子下》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荀子·议兵》
(3) 又如:讴者(讴歌的人);讴咏(讴歌吟咏);讴诵(歌讼);讴谣(唱歌)區
(4) 歌颂;赞颂
民讴思之。——《苗防备览·李瑜》
名词
(1) 歌曲
京洛出名讴。—— 曹植《箜篌引》
于是有赵代之讴。——《汉书·艺文志》
(2) 又如:讴谣(歌谣);吴讴;越讴;采莲讴
英文翻译
sing; songs
方言集汇
◎ 粤语:au1
◎ 潮州话:au1
◎ 潮州话:a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