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

huá lā [ hua la]
繁体 哗啦

词语释义

亦作“哗剌”。亦作“哗喇”。

象声词。

犹言乱哄哄。

形容散伙、瓦解或完蛋。

形容大把地花钱。

亦作:哗剌哗喇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哗剌 ”。亦作“ 哗喇 ”。 1.象声词。《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其时外边正下倾盆大雨,哗喇哗喇,闹得説话都听不清楚。” 茅盾 《过封锁线》:“他们哗啦哗啦嚷着笑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五:“他火了,哗啦一声把大红帖子撕成了两截。”

嘩啦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 (1)​形容东西流下的声音。 (2)​形容倒塌的声音。

如:「只听哗啦一声,墙倒了。」

嘩啦的网络释义

哗啦

  • 哗啦,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象声词。
  • 嘩啦的翻译

    英语: (onom.)soundofacrash,withacrash,tocollapse
    德语: zusammenfallen(V)
    法语: patatras!,carambolage,froissement

    汉字详情

    huá,huā [hua]
    部首: 319
    笔画: 13
    五笔: KAGF
    仓颉: RTMJ
    四角: 64054

    英文翻译

    rushing sound; gush 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jip6 waa1 waa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a2 [梅县腔] fa2 [宝安腔] fa2 [海陆丰腔] fa2 [客英字典] fa2 [沙头角腔] wa2 [客语拼音字汇] fa2 [客英字典] f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戸花麻二合平聲合口二等ghrua/hoa
    lā,la [la]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RUG
    仓颉: RQYT
    四角: 600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le)和“啊”( a)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1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