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怨

chēn yuàn [ chen yuan]
注音 ㄔㄣ ㄩㄢˋ

词语释义

生气,埋怨。

词语解释

  1. 生气,埋怨。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七:“ 三十三婶 向他嗔怨地瞅了一眼。”

引证解释

⒈ 生气,埋怨。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七:“三十三婶向他嗔怨地瞅了一眼。”

嗔怨的网络释义

嗔怨

  • 嗔怨,汉语词语,读音是chēn yuàn,意思是指略带娇气地生气、埋怨。
  • 嗔怨造句

    昨夕离人未远,凄嗔怨,春闺数载依凉。
    昨天观众随戴绮霞的一举一动,进入杨贵妃苦等唐玄宗的小世界,经历等爱落空的嗔怨、赌气喝酒的娇媚。
    不过我们也不能都指望别人怎么样,自己心态放平和,少些嗔怨和执拗吧!作者李颖。
    施蓉的母亲曾为施蓉选择的专业唏嘘嗔怨。
    在这间充满着春天气息的阁楼里,我们也很享受在一起的等待的时间,有几道甜品逾一小时未上,没有谁有半丝嗔怨,我们谈兴正酣。
    我们没有理由嗔怨司机,因为他在执行规定任何人乘车需付费或出示有效证卡。
    如此,即使公众有经常订不到下铺票的疑问,也只会嗔怨于自己的运气不好,而不是对购票网站不满。
    知足,就幸福;不满,就痛苦。放下嗔怨,放过自己,体验每一个淡然喜悦的当下。文殊菩萨圣诞,擎一盏心灯,照亮心中所有角落,品味自然而然造化之美。
    我在这里从早到晚逛一天以后见到我儿,儿子嗔怨道“妈妈你太能逛了!让我们整整等了你两个小时!”。
    冷然忍不住又犹疑起来,便见她嗔怨道“都是你说的那条鬼跟过来了,我……我不管,你以后要一直这样陪着我。
    那真诚的解说与宽慰,以及话语间隐存的对京城客人俭吝不容物之嗔怨,逗得满桌艺术家惊诧复粲然。
    国外回来的友人也嗔怨这种现象在中国人中十分普遍,外国人很少抱着手机一刻不停地看,手机只是他们接听电话的工具,而中国人几乎玩疯了这个工具。
    成阵成列成海的花丛,花与花间自有花语沟通交流,只是人无法完全解读,不知其对世间风霜雨雪、阴晴冷暖,抱有几多感念,抑或颇含嗔怨。
    即便我等心中有多少无义之自寻嗔怨,为了自他今生和未来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不遵照上师之教言,与一切如母有情和谐共处呢?
    为这事老婆总是跟我嗔怨,说我没本事。
    偶然间,甜甜发现了,娇滴滴哭泣,嗔怨骆凯脚踩两只船,并向骆凯母亲哭诉此事。
    虽然申请作协会员,是爸爸杨雪平“一意先行”,但杨琲儿面对这份荣誉并不反感,“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只是嗔怨“接受采访时压力很大”。
    这里的“自嘲”其实是采取“反讽”手法,软中有硬的一种抗争,多半带有嗔怨讥刺的成分。
    一时间,肖明的揄揶和想想的嗔怨,都让我无地自容。
    她嗔怨地白了斯鲁特一眼,转过身就走了。

    汉字详情

    chēn [chen]
    部首: 319
    笔画: 13
    五笔: KFHW
    五行:
    仓颉: RJBC
    四角: 64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真声。本义:发怒;生气)

    (2) 同本义。也作“謓”

    謓,恚也。——《说文》

    (3) 字亦作嗔。又如:嗔怒(生气;发怒);嗔怪(生气怪罪)

    (4) 责怪;埋怨 。如:嗔道(怪道;怪不得);嗔色(不满的脸色)

    (5) 用同“謓”。睁大眼睛 。如:嗔目

    英文翻译

    be angry at, scold, rebuk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1 za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2 chin1 shim3 [宝安腔] ten2 [客英字典] tien2 [台湾四县腔] tien2 [客语拼音字汇] tian2 [海陆丰腔] tien2
    ◎ 潮州话:tiang5(thiâng) [潮州]tiêng5(thiêng) ,zing1(ching) [揭阳]zêng(ch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眞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chjin/tcintɕʰĭĕn
    yuàn [yuan]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QBNU
    五行:
    仓颉: NUP
    四角: 2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夗( 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2) 同本义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 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怨愤所积。——孙文《序》

    (3) 又如:怨怅(怨畅。怨恨);怨谤(怨恨诽谤);怨恶(怨恨憎恶);怨艾(悔恨自己的错误);怨詈(怨恨并咒骂);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旧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4) 责怪;埋怨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天下怨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

    胥怨者民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

    (6) 又如:抱怨(埋怨);怨咎(埋怨责备);怨思(抱怨迂居,怀念故土);怨责(埋怨责怪)

    (7) 讥讽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8) 又如:怨刺(讽刺);怨讥(讥讽)

    (9) 别离 。如:怨旷(长期别离;女无夫,男无妻);怨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

    (10) 哀怨

    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必伤。——《吕氏春秋》。高诱注:“怨,悲。”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叹逝赋》

    (11) 又如:怨切(悲切);怨咽(哀伤呜咽);怨秋(悲秋);怨切(悲切);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怨情(悲怨的情怀);怨调(哀怨的曲调);怨惜(悲怨惋惜)

    名词

    (1) 仇恨,怨仇

    此百世之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是积怨畜祸也。——《史记·商君列书》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

    (2) 怨家

    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英文翻译

    hatred, enmity, resent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5 [宝安腔] jen5 [梅县腔] jan5 [陆丰腔]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台湾四县腔] jen5 [海陆丰腔] ren5 [东莞腔] j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qyan/vanʔ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