喽罗

lóu luó [lou luo]
繁体 嘍羅
注音 ㄌㄡˊ ㄌㄨㄛ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喽罗 lóuluó

(1) 机智,伶俐

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卢仝《寄男抱孙诗》
nimble

(2) 聚众起事头目的兵卒

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一个山寨,聚集着五、七百小喽罗,有百十匹好马。——《水浒传》
the rank and file of a band of outlaws

(3) 听从他人指挥的人

倒爷一个眼色,喽罗们就上来了
flunky;hanger-on;underling;lac3; paltry follower; stooge; retainer

词语解释

  1. 见“ 嘍囉 ”。

引证解释

⒈ 见“嘍囉”。

喽罗的网络释义

喽罗

  • 喽罗,汉语词汇,释义为伶俐能干、有本领。
  • 喽罗造句

    第二天,山寨张贴出招人令,李刚怕有人不识字,就让识字的喽罗去宣读为了山寨生存大计,山寨决定招兵。
    刘克林不惜重赏,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众喽罗再一次不要命的冲了上去。
    提格和他的喽罗们到处仗势欺人他们比北佬还坏。
    警方使出欲擒故纵之计,先把小喽罗放了,以便引出幕后大哥,再一网打尽。
    带人根本不管那一套,明火执仗将贾家洗劫一空,就在临走时,一个小喽罗对匪首“坐千刀”。
    主犯被擒,小喽罗们四散奔逃,惶惶如丧家之犬。
    自己两人又不是待宰羔羊,炼体四层都能饱以老拳,这俩一看就是小喽罗模样的山匪,又能强到哪儿。
    小天山人马折损大半,正欲命身边喽罗上前,只见火光里奔出两条大汉,俱是披头散发、白袍彩带,一执独脚铜人,一持五股钢叉,扑向梁山军阵,正是哈兰生和哈芸生兄弟。
    严轰不敢再追,只得驶回天关岛,可是当他的船回到岛上时,只见岛上浓烟滚滚,岛上的喽罗以及到贺的百姓鸡飞狗走,争先上船逃命。
    山贼头领被吓得屎滚尿流,不敢不从,赶紧喝令手下喽罗让路。
    这一嗓子不得了,连房梁子上都直掉灰,那些个喽罗早就不知啥时跳在一旁,看着张晨二人一脸灰头土脑,捂着嘴幸灾乐祸。
    柯陈弟兄果然一齐戎装,点起二三十名喽罗,牵羊担酒,擎着旗幡,点着香烛,迎出山来。
    数十名喽罗绕其围坐一团,或手持大碗,或怀抱大坛,或把锡嘴小壶,或握夜光玉杯。
    我们抓住了匪首,其余的小喽罗便抱头鼠窜,各自逃命去了。
    相传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只要点燃心中的火把,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生日之际,祝心中火把永亮!生命永存希望!
    李义勤边跑边将衣服胡乱的裹在身上,束紧了腰带,刚到寨前空地上,就见陈达领着一群小喽罗,向山下而去。
    众喽罗见少寨主胜了,自是欢呼雀跃,他们虽然不想寨中无强人带领,又过回以前的日子,但同样不想看到两虎相争的局面。
    屈大毛的二十多名喽罗们呼着酒气也都一轰而起。
    只听得山大王一声令下,喽罗兵蜂拥而上,杀下山寨。
    黥布等人听说陈胜在大泽乡。

    汉字详情

    lóu,lou [lou]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OVG
    五行:
    仓颉: RFDV
    四角: 69044

    详细解释

    lóu

    (2) 另见 lou

    lou

    (1) ——用法同“啦”

    (2) 用在句末,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出现新情况。如:班长回来喽!

    (3)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如:你怎么知道喽?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和劝止语气。如:我们当然能做到喽

    (5) 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如:这件东西的用处可大喽!

    (6) 另见 lóu

    英文翻译

    used in onomatopoetic express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1 lau4
    ◎ 潮州话:liu5 ,lu1

    宋本广韵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喽罗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