喣谕

xǔ yù [xu yu]
繁体 喣諭
注音 ㄒㄨˇ ㄩˋ

词语释义

和婉晓告。

词语解释

  1. 和婉晓告。

    唐 柳宗元 《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是宜慰荐喣諭,纳为心腹,然后威仪备。” 唐 沉亚之 《上郑使君书》:“有如使君之喣諭明白,寧有忘生趋死之渝乎?”

引证解释

⒈ 和婉晓告。

唐柳宗元《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是宜慰荐喣諭,纳为心腹,然后威仪备。”
唐沉亚之《上郑使君书》:“有如使君之喣諭明白,寧有忘生趋死之渝乎?”

喣谕的网络释义

喣谕

  • 喣谕,汉语词汇,拼音是xǔ yù,意为和婉晓告。
  • 汉字详情

    [xu]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QKO
    仓颉: RRF
    四角: 67332

    英文翻译

    to breathe upon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hi5 [台湾四县腔] hi1 hi3 [海陆丰腔] hi1 h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況羽上聲合口三等hyox/xiuu
    [yu]
    部首: 226
    笔画: 11
    五笔: YW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OMN
    四角: 387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俞声。本义:旧时上告下的通称。也指告诉)

    (2) 同本义

    谕,告也。——《说文》

    以谕九税之利。——《周礼·掌交》

    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周礼·秋官》

    (3) 又如:谕葬(圣上发旨的葬仪);面谕;谕知(告谕而使人知晓)

    (4) 明白、懂得

    谕,晓也。——《广雅》

    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周礼·师氏》注

    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荀子·儒效》

    又不能谕其内志。——《汉书·文帝纪》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战国策·魏策》

    名词

    (1) 旧时用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这可得便来谕,着魏子英拿 沙龙。——《小五义》

    (2) 又如:来谕;手谕;赐谕

    (3) 告诫的言辞

    (4) 比喻

    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战国策》

    英文翻译

    proclaim, instruct; edict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