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汁

chuò zhī [ chuo zhi]
注音 ㄔㄨㄛˋ ㄓ

词语释义

喝汤。比喻乘机邀功或沾光吃闲饭。

词语解释

  1. 喝汤。比喻乘机邀功或沾光吃闲饭。

    《史记·魏世家》:“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 张守节 正义:“冀功勋者众也。”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二:“年来横干戈,未见拔城邑。得非佐饔者,齿齿待啜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往日良朋密友,有求必应,啜汁者岂止一人。”

引证解释

⒈ 喝汤。比喻乘机邀功或沾光吃闲饭。

《史记·魏世家》:“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
张守节正义:“冀功勋者众也。”
唐陆龟蒙《杂讽》诗之二:“年来横干戈,未见拔城邑。得非佐饔者,齿齿待啜汁。”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往日良朋密友,有求必应,啜汁者岂止一人。”

啜汁的国语词典

喝别人剩余的汤汁。比喻利用机会邀功取利。

啜汁的网络释义

啜汁

  • 啜汁,是一个汉语词汇,喝汤。比喻乘机邀功或沾光吃闲饭。
  • 汉字详情

    chuò,chuài [chuo,chuai]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CCC
    五行:
    仓颉: REEE
    四角: 67047

    详细解释

    chuò

    动词

    (1) (形声。本义:尝、喝)

    (2) 同本义

    啜,尝也。——《说文》

    君子啜其羹。——《荀子·非相》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荀子·天论》

    搏之不解,一啜而散。——枚乘《七发》

    饮于土塯,啜于土形。——《墨子·节用中》

    子饭一盂,子啜一觞。——唐· 韩愈《送穷文》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啜茗(品茶);啜饮(饮;喝);啜哺(饮食;吃喝);啜息(饮食休息);啜食(犹言吃喝);啜汁(喝汤。比喻乘机邀功或沾光吃闲饭);啜人贼(犹害人精。啜人,谓吸人精血);啜吒(形容吞咽之声);啜英咀华(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

    (4) 哭泣时抽噎 。如:啜涕(哭泣);啜血(犹泣血。极其悲痛而无声的哭泣)

    (5) 哄骗 。如:啜持(哄骗,逗引);啜哄(哄骗);啜醋(虚意道歉)

    chuà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ip, suck up; sob, weep

    方言集汇

    ◎ 粤语:zyut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ot7 chot7 [客语拼音字汇] dod5 jiod6 sod5 zod6 [梅县腔] chot7 [台湾四县腔] cot7 zot7 [海陆丰腔] chot7 chot7 [宝安腔] zot7 | sot7 | ziot7 ziot8 [陆丰腔] cho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衛祭B合去聲合口三等祭Btryed/tweyţĭwɛi
    zhī [zhi]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FH
    五行:
    仓颉: EJ
    四角: 34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十声。本义: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

    (2) 同本义

    汁,液也。——《说文》

    拾瀋。——《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函牛之鼎以亨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后汉书·边让传》

    (3) 又如:汁子(汁液;汤汁);汁滓(汁液与渣滓);汁献(求神用香酒);墨汁;豆汁;胆汁;茄汁;酸橙汁

    (4) 雨夹雪

    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礼记·月令》。注:“雨汁者,水雪杂下也。”

    英文翻译

    juice, liquor, fluid, sap, gravy, sau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p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b5 [沙头角腔] zip7 [客英字典] chip7 [台湾四县腔] tsiip7 [东莞腔] zip7 [海陆丰腔] chip7 [梅县腔] zhip7 [陆丰腔] chip7 [宝安腔] z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入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tɕĭĕpcjip/tj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