啐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啐酒。
宋 梅尧臣 《十一月十二日赛昭亭神》诗:“琵琶嘈嘈神降言,福汝佑汝无灾蘖。西向啐饮东向迴,谿心却望山崔嵬。”《元史·祭祀志三》:“亚献再拜受爵,跪祭酒,遂啐饮。”
引证解释
⒈ 犹啐酒。
引宋梅尧臣《十一月十二日赛昭亭神》诗:“琵琶嘈嘈神降言,福汝佑汝无灾蘖。西向啐饮东向迴,谿心却望山崔嵬。”
《元史·祭祀志三》:“亚献再拜受爵,跪祭酒,遂啐饮。”
啐饮的国语词典
古时祭毕饮酒的仪式。
啐饮的网络释义
啐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uì
名词
(1) 惊愕时所发出的声音
啐,惊也。从口,卒声。——《说文》。按,惊声也
(2) 又如:啐啄(雏鸡欲出时以嘴吮卵壳声为啐,母鸡欲使小鸡出壳而吃壳为啄)
动词
(1) 饮;尝
啐,尝也。——《广雅》
席末坐,啐酒。——《仪礼·乡射礼》
主人皆啐之。——《礼记·杂记》
(2) 又如:啐酒(啐饮。啐醴。古代酒礼。祭毕饮福酒);啐尝(品尝)
(3) 吐;发出唾声。表示鄙弃或愤怒 。如:啐骂(唾骂);啐了一口痰;啐出一口鲜血
(4) 另见
qi
(1) 表示唾弃 、斥丽或辱骂
啐!这算得什么?
李逵道:啐,原来是梦,却也快当!——《水浒全传》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i5 zut7 chut8 [宝安腔] cui5 [台湾四县腔] cui5 zut7 zut8 [梅县腔] cui5 [客英字典] cui5 zut7
◎ 潮州话:cui3 pui3(tshùi phù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啐 | 倉夬 | 清 | 夬合 | 去聲 | 卦 | 合口二等 | 夬 | 蟹 | ch'ruad/coay | tsʰwæi |
详细解释
yǐ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
(2)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
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
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史记》
(3)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饮水(喝水)
(4) 含;忍
耕男饐妇猛一省,髑髅饮冤死犹警。——清· 贝青乔《哀甬乐》
(5) 又如:饮恨而终(含恨而死);饮冤(含冤);饮默(忍着不吭声);饮气(忍气)
(6) 隐没;藏匿。通“隐”
然终不伐其能饮其德。——《汉书·游侠朱家传》
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后汉书·蔡邕传》
(7) 又如:饮章(匿名的奏章)
名词
(1) 酒
辨四饮之物。——《周礼·酒正》
(2) 又如:饮徒(酒友,酒徒);饮豪(指酒量极大);饮令(酒令)
(3) 统指饮食 。如:饮馔(饮食);饮食男女(指食色之欲);饮局(饭局、酒宴)
(4) 饮料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吕氏春秋·权勋》
(5) 又如:冷饮;热饮
(6) 另见
yìn
动词
(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3) 用酒食款待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
(5) 另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