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唱諢
注音
ㄔㄤˋ ㄏㄨㄣˋ
词语释义
宋代说唱文学之一。宋时说话人有小说﹑说经﹑讲史书﹑合生四家。合生中有以说诨话为名的,叫唱诨。
词语解释
宋 代说唱文学之一。
宋 时说话人有小说、说经、讲史书、合生四家。合生中有以说诨话为名的,叫唱诨。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院本名目》:“ 唐 有传奇; 宋 有戏曲、唱諢、词説; 金 有院本、杂剧、诸宫调。”参阅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
引证解释
⒈ 宋代说唱文学之一。 宋时说话人有小说、说经、讲史书、合生四家。合生中有以说诨话为名的,叫唱诨。参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宋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
引明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唐有传奇; 宋有戏曲、唱諢、词説; 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
唱诨的网络释义
唱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如:唱白脸
(8) 叫,呼 。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名词
歌曲 。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英文翻译
sing, chant, call; ditty, song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3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g5 [海陆丰腔] chong5 [客英字典] chong5 [东莞腔]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陆丰腔] chong5 [沙头角腔] cong5 [台湾四县腔] cong5 [宝安腔] cong5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g5 [海陆丰腔] chong5 [客英字典] chong5 [东莞腔]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陆丰腔] chong5 [沙头角腔] cong5 [台湾四县腔] cong5 [宝安腔] c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唱 | 尺亮 | 昌 | 陽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tɕʰĭaŋ | chjangh/tca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