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倡发檄文申讨。
《晋书·刁协传》:“ 周僕射 、 戴征西 本非 王敦 唱檄所讐也,事定后乃见害耳。”
引证解释
⒈ 谓倡发檄文申讨。
引《晋书·刁协传》:“周僕射、戴征西本非王敦唱檄所讐也,事定后乃见害耳。”
唱檄的网络释义
唱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如:唱白脸
(8) 叫,呼 。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名词
歌曲 。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g5 [海陆丰腔] chong5 [客英字典] chong5 [东莞腔]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陆丰腔] chong5 [沙头角腔] cong5 [台湾四县腔] cong5 [宝安腔] c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唱 | 尺亮 | 昌 | 陽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tɕʰĭaŋ | chjangh/tcanq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檄文)
(2) 同本义
太祖得书,便命移檄。——《英烈传》
制府檄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奉檄守御。——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4) 泛指信函
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动词
(1)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2) 又如:檄调(行檄调动);檄委(用檄文晓谕、托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t7 [陆丰腔] git7 [梅县腔] git7 [宝安腔] hit7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had5 [海陆丰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檄 | 胡狄 | 匣 | 錫開 | 入聲 | 錫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ghek/hek | ɣi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