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

hēng hā [ heng ha]
注音 ㄏㄥ ㄏㄚ

词语释义

1.表示呵斥;呵斥声。 2.形容含糊应答,不在意。 3.指哼哈两员神将。

词语解释

  1. 表示呵斥;呵斥声。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值堂的见了,倒摆出满脸的悻悻之色,朝他哼儿哈儿的赶他走开。” 瞿秋白 《乱弹·世纪末的悲哀》:“他们正在哼哈着,叱咤着,叫喊着。”

  2. 形容含糊应答,不在意。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六章:“ 杨平山 只是哼哈了一声,依然继续沉睡着。”

  3. 指 哼 哈 两员神将。

    《封神演义》第七四回:“今日 哼 哈 相会时, 郑伦 鼻子里两道白光,出来有声, 陈奇 口中黄光也自迸出。” 清 杜光庭 《乡言解颐·地部·寺观》:“在西栅栏外者为西大寺,南向。头层殿塑 哼 哈 二将军。”

引证解释

⒈ 表示呵斥;呵斥声。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值堂的见了,倒摆出满脸的悻悻之色,朝他哼儿哈儿的赶他走开。”
瞿秋白《乱弹·世纪末的悲哀》:“他们正在哼哈着,叱咤着,叫喊着。”

⒉ 形容含糊应答,不在意。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六章:“杨平山只是哼哈了一声,依然继续沉睡着。”

⒊ 指哼哈两员神将。

《封神演义》第七四回:“今日哼哈相会时, 郑伦鼻子里两道白光,出来有声, 陈奇口中黄光也自迸出。”
清杜光庭《乡言解颐·地部·寺观》:“在西栅栏外者为西大寺,南向。头层殿塑哼哈二将军。”

哼哈的网络释义

哼哈

  • 哼哈(hēng hā),汉语词汇。表示呵斥;呵斥声。形容含糊应答,不在意。
  • 哼哈造句

    他对她送秋波,清嗓子,哼哼哈哈,嬉皮笑脸,把小流氓所干的一切卑鄙无耻的勾当表演得维妙维肖。
    一群孩子,从四五岁到十几岁不等,能有数十人,在村前的空地上迎着朝霞,正在哼哈有声的锻炼体魄。
    这里有嵇康的广陵散,有西游记中出现过的谛听,有谛听的结拜兄弟哼哈二将。
    户部侍郎萧炅如今跟着李林甫混事,而门客吉温更是李林甫阴谋算计别人的哼哈二将之一。
    别哼哼哈哈地编造答案;承认你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然后把问题交给知道的人回答。
    等哼哼哈哈一声令下,大家各自把法宝出手,眨眼间青,红,黄,黑,诸色剑光就笼罩了野人庙的外围。
    这两人被称为是卡塔夫手下的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是天庭娱乐的最红歌手组合,你上哪说理去?董永最终得到了天庭承认并且混上了天庭农学院副院长宝座,还获得了天庭农业发展最佳贡献奖,让人羡慕不已。
    小学在一座佛寺的旁边,原来即是佛寺的一部分。我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到佛寺里逛一逛,看看哼哈二将、四大天王、释迦牟尼、迦叶阿难、十八罗汉、南海观音。这些佛像塑得生动。这是我的雕塑艺术馆。
    刘风摇摇摆摆的站起来,开始跳起舞,边跳边唱“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
    不过目前还不知道伊恩看上的目标究竟是莲诺还是薇薇亚,搞错目标的话倒是弄巧反拙,他只得一路哼哈到底虚应故事,语焉不详,就是不老实说话。
    大井健太郎和长谷部诚这对哼哈二将再次出现在夏风的身前,夏风没有像此前一样将球传出去吗,即便旁边的毛利元看起来机会更好。
    哼哈二诀为佛门修炼法诀,为一等一的炼体法决,以鼻息喉音沟通天地法则,一松一驰之间,便让肉身,仿若金刚。
    依旧是窥探未来双人组如同哼哈二将一样的对话,但是却表达出了他们对于这个巨龙的从未预见。
    一些寺庙将他与密迹金刚塑在一起,密迹白面善相,散脂金面怒相,故人们常将他们这一组搭档当作了哼哈二将。
    他说话干脆利落,完全没有哼哼哈哈的腔调。
    她说话锋利尖锐,好在没有哼哼哈哈的拖腔,或许这应归功于她少女时代所上的演讲课的训练。
    不过这是不现实的,在马刺的替补席打马刺的人简直是看玩笑,他第一时间被迪奥和邦纳这两个哼哈二将给拦住了。
    两人哼哼哈哈假兮兮的打过招呼,童三彪见他黑黝黝的脸膛子上挂满了快活的笑容,甚至还他妈哼起了歌,心中当即有了计较。
    我吓唬他要分手,他一边看足球一边哼哼哈哈地说:“分吧分吧,东西和钱都归你,我什么也不要,只要你走的时候别忘了带上我就行。”。

    汉字详情

    hēng,hng [heng,hng]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YBH
    仓颉: RYRN
    四角: 60027

    详细解释

    hēng

    动词

    (1) (形声。从口,亨声。本义:痛苦作声)

    (2) 同本义。訇的俗字

    且睡在床上推病,口里哼哼囋囋的不绝。——《西游记》

    (3) 又如:哼贲(呻吟。通“唧”);哼儿哈儿(呵斥的声音);哼哼囋囋(痛苦时的呻吟声);哼哼唧唧(象声词。形容病痛的呻吟声);痛得直哼

    (4) 低声咏唱或吟哦 。如:哼着歌子哄孩子睡觉;他一边走,一边哼曲子

    (5) 发喷鼻息声以表示轻蔑、愤怒或惊讶 。如:哼喝(呵斥);轻蔑地哼了一声

    (6) 另见 hng

    hng

    叹词

    (1) 发出表示怀疑、轻蔑的喷鼻息声 。如:哼,谁信你的!

    (2) 用以表示不赞成或不相信 。如:哼!你也配吗?

    (3) 表示怀疑或不满 。如:哼!这个坏家伙!

    (4) 另见 hēng 注意:hng为h跟单纯的舌根鼻音拼合的音

    英文翻译

    hum; sing softly; groan, moan; (Cant.) an interjecting indicating disapproval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1 hng6 ng1
    ◎ 客家话:[梅县腔] hem1 [海陆丰腔] kien1 [客英字典] ken1 [宝安腔] hen1 [客语拼音字汇] hen1 [台湾四县腔] kien1
    ◎ 潮州话:hng1 hêng1 ,h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hrang/xeangxɐŋ
    hā,hǎ,hà [h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W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OMR
    四角: 68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合声。( shà)本义:以唇啜饮。同“歃”)

    (2) 张口呼气 。如:哈气(哈气,张口呼气);哈什(哈欠);哈哧(喷嚏)

    动词

    身子略弯,以此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 。如:点头哈腰

    名词

    臾儿、 易牙, 淄 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淮南子·汜论训》

    叹词

    ——表示满意、惊喜或赞叹 。如:哈,丰收在望!哈,真有两下子;哈呀(叹词。表惊讶、惋惜)

    象词

    笑声 ,表示得意或满意,大多叠用

    黄檗哈哈大笑。——道原《景德传灯录》

    形容词

    (1) 鱼很多的样子

    哈,鱼多貌。——《玉篇》

    (2) 马虎 。如:哈沓(糊涂;马虎);哈答(马虎;随便)

    (3) 另见 hǎ;hà

    形容词

    蠢;傻 。如:哈话(傻话;丢人话);哈达(马虎,随便)

    动词

    (1) 呵斥

    姐姐不用哈我,哈我我也是说。——《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hā;hà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ound of laught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1 haa5 haai1 kaa1
    ◎ 客家话:[梅县腔] hap8 [东莞腔] ha1 [客英字典] hap8 [海陆丰腔] hap8 ha2 hat8 hat7 [客语拼音字汇] ad6 ha1 [台湾四县腔] hap8 ha2 hat8 [宝安腔] ha1 | hap7 | h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合入聲開口一等ngopŋ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