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哩哩啦啦
(1) 稀疏、分散、时断时续的样子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拖拖拉拉,不爽快貌。 沙汀 《闯关》十四:“你从来碰见过这样不痛快的事吗?简直就没有一回象这样哩哩啦啦的!”
引证解释
⒈ 拖拖拉拉,不爽快貌。
引沙汀《闯关》十四:“你从来碰见过这样不痛快的事吗?简直就没有一回象这样哩哩啦啦的!”
⒉ 形容零零散散或断断续续貌。
例如:哩哩啦啦地把水洒了一地。
如:开会的人哩哩啦啦,十点钟才到齐。
哩哩啦啦的国语词典
零散断续的样子。
如:「恼人的梅雨哩哩啦啦下个没完。」
哩哩啦啦的翻译
哩哩啦啦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li
助词
(1)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猜测、夸张、强调等语气。跟“呢”略同 。如:还早哩
(2) 〈方〉∶用于句中并列成分之后,表示例举,跟“啦”相同 。如:笔哩,墨哩,都在桌上放着
(3) 另见
yīnglǐ
名词
英里的旧称
l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e1 li3 [客英字典] li3 | li1 [陆丰腔] li3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e1 li1 [宝安腔] li1 [台湾四县腔] li1 le1 li3
◎ 潮州话:li7 ,li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i
助词
(1)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猜测、夸张、强调等语气。跟“呢”略同 。如:还早哩
(2) 〈方〉∶用于句中并列成分之后,表示例举,跟“啦”相同 。如:笔哩,墨哩,都在桌上放着
(3) 另见
yīnglǐ
名词
英里的旧称
l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e1 li3 [客英字典] li3 | li1 [陆丰腔] li3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e1 li1 [宝安腔] li1 [台湾四县腔] li1 le1 li3
◎ 潮州话:li7 ,li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ā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和“啊”( )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ā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和“啊”( )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