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拳

huá quán [ hua quan]
繁体 譁拳
注音 ㄏㄨㄚˊ ㄑㄨㄢˊ

词语释义

1.搳拳。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搳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任譁拳叫彩,三家拇阵排。” 王季思 等注:“譁拳、叫彩都是拇战的动作。”

引证解释

⒈ 搳拳。

清孔尚任《桃花扇·赚将》:“任譁拳叫彩,三家拇阵排。”
王季思等注:“譁拳、叫彩都是拇战的动作。”

哗拳的网络释义

哗拳

  • 哗拳是搳拳。
  • 汉字详情

    huá,huā [hu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WXF
    五行:
    仓颉: ROPJ
    四角: 64041

    详细解释

    huā

    (1) (形声。从口,华声。本义:喧哗,声大而杂乱) 同本义 。如:铁门哗的一声拉上了;哗啷(象声词);哗拉拉(哗喇喇,哗啦啦。象声词)

    (2) 另见 huá

    huá

    动词

    (1) 人声嘈杂,喧闹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辄哗笑之。——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无敢哗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如:哗溃(喧闹中逃散);哗釦(大声欢呼);哗嚣(喧腾);哗乱(群起作乱)

    (3) 浮夸 。如:哗众取宠

    形容词

    (1) 形容很响的笑声的 。如:哗笑(众人放声大笑)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rushing sound; gush 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waa1 waa4

    宋本广韵

    quán [quan]
    部首: 432
    笔画: 10
    五笔: UDR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QQ
    四角: 905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 同本义

    拳,手也。——《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吕氏春秋》

    (3) 又如:挥拳;赤手空拳

    (4) 拳术;拳击 。如:拳经(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打拳;太极拳;拳技(拳击的技法);拳法(拳击的技法)

    (5) 通“弮”。弓弩

    士张空拳。——《汉书·李广传》

    (6) 姓

    动词

    (1) 通“蜷”。屈曲;卷曲

    其棱细则拳曲。——《庄子·人间世》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颜氏家训·勉学》

    (2) 又如:拳拳弯弯(卷曲的样子);拳毛(卷曲的毛发);拳挛(拳曲;屈曲);拳毛(毛发卷曲);拳足(卷曲脚爪);拳发(头发卷曲)

    形容词

    (1) 勇壮

    无拳无勇。——《诗·巧言》。传:“力也。”

    有拳勇股肱之力。——《国语·齐语》。注:“人勇为拳。”

    (2) 如:拳果(壮勇果断);拳勇(勇壮);拳捷(勇壮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犹勇力);拳儇(勇壮矫捷)

    (3) 诚挚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胜拳拳。——《汉书·贡禹传》

    (4) 又如:拳拳好善(诚心诚意行善);拳挚(诚挚)

    量词

    (1) 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传》

    (2) 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张国宾《合汗衫》

    英文翻译

    fist; various forms of boxing

    方言集汇

    ◎ 粤语:k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n2 [宝安腔] ken2 [客英字典] ken2 kien2 [沙头角腔] kien2 [梅县腔] kian2 [台湾四县腔] kien2 [海陆丰腔] kien2 [东莞腔] ken2 [陆丰腔]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